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我国兽药产业化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2-06  作者:李晓纬   浏览次数:858
摘要:
  作为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兽药产业,对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当前兽药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却制肘了行业发展。文章在对我国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兽药产业发展的方针和对策。文章认为,兽药企业只有转变生产经营机制,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加强对兽药的研究开发以及与相关部门配合下的管理和监督,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兽药,才能保证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记者采访了参加中国农业产品品牌建设高层论坛的相关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专家汪明、潘保良对兽药行业做了深入介绍。

  兽药作为畜牧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另外两种为品种和饲料)对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兽药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就很难生产出高产量、高品质的肉、蛋、奶、毛、皮等畜禽和水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兽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保障我国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宠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宠物业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加入WT0后给兽药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兽药国际行情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着以上种种情况,我国兽药产业如何把握住新的形势、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国兽药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兽药产业的产值和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情况
  1.1企业多,规模小,以内向型为主,国际竞争能力弱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专家汪明、潘保良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兽药厂2400余家,生产的兽药品种规格约2000多种,年产值已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经营企业约有50000多家,年销售额约170亿元人民币。但我国兽药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年产值很低。据1999年统计,全国兽药厂中,1亿元以上产值的厂家只有17家,5000万元以上的12家,2000万元以上的138家,500万元以下的有1743家。现有的兽药生产企业主要为3种:①由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小型生产企业;②部分由人用药厂转化成的兽药生产企业;③中外合资的兽药生产企业。以企业数量而言,第一类企业占了绝大部分。这类企业一般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人员素质较低,技术力量不足,管理水平较差。在我国兽药生产企业中,除了少数几家原料药厂有部分原料药出口外,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外业务,所有原料药和制剂均在国内销售。

  在国外,1998年世界动物保健品的销售额为179.23亿美元,其中化学药物为87.64亿美元,占48.9%;生物制品为23.66亿美元,占13.2%;饲料添加剂为67.93亿美元,占37.9%。近几年,国际兽药生产企业由于兼并、收购、激烈竞争呈现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趋势,其中罗氏、辉瑞、礼来、法码西亚普强等公司兽药销量分别占世界的9.3%、8%、3.5%和2%。1998年,罗氏、梅里亚、辉瑞、拜耳的兽药销售额分别达到15.49亿美元、15.2亿美元、13.3亿美元和10.41亿美元。这些大企业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广泛销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保健品生产国,1996年美国动物保健品销量占世界的22%,位于各国之首。美国现有兽药厂200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150家,年销售总额33亿美元,其中化学药物23.4亿美元,加药添加剂5亿美元,生物制品4.6亿美元。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兽药生产企业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以内向型为主、国际竞争力弱的特点。我国兽药的销售额不到美国的1/10,但生产厂却是美国的7倍。生产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其中产值1亿元以上的厂家仅17家。国际上兽药生产企业以大企业为主,全球前几强的兽药生产企业的年产值大都在数十亿美元以上。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绝大部分在国内销售,全国兽药出口额不到全球兽药销售额的1%。而罗氏、梅里亚、辉瑞、拜耳等企业的销售额均占世界的2%以上。我国兽药企业不但存在规模小、资金少的缺陷,而且人才缺乏,从事科研开发、设备更新和产品创新的能力都很弱,各企业之间存在着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据报道,有时存在数十家企业同时注册一个产品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兽药业的发展。实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我国兽药企业如不采取措施增强自己的实力,将很难与国际大企业进行竞争。

  1.2企业生产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一开始就对兽药生产和管理实行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实行国际公认的GMP生产管理制度。因此,我国生产出来的兽药产品(尤其是制剂)往往不被国际市场所认可,这也是我国兽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目前我国已开始实行GMP生产管理制度,并且要求所有的兽药生产企业在2005年前全部通过GMP论证,但是由于我国兽药企业的GMP论证工作起步晚,所以目前符合GMP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很少。据估计,目前我国兽药厂符合GMP标准的不足40家。由于企业在生产兽药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严格按国际供认的GMP规范进行生产,以及由于企业间恶性的价格竞争所引发的偷工减料,导致我国兽药产品合格率低下。根据中监所的抽样检查结果,1996年—2000年我国兽药化学药物的合格率为53%,生物制品的合格率为85%。不合格的兽药产品不仅危害了动物和人民健康,也影响了我国兽药产品的国际现象,不利于兽药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兽药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1.3原料药厂与制剂厂比例失调

  在我国2000多家兽药厂中,原料药厂所占比例低于5%,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兽药来自于人药厂,其余均为制剂厂间。在原料紧张时,经常出现人、兽药厂抢原料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兽药厂发展,而且影响了人药厂的正常发展。原料药的供应不足制约了制剂厂的发展,从长远看来,不及时调整原料药厂与制剂厂的比例,将会影响我国兽药业的平衡发展。

  此外,我国没有专门从事制剂辅料生产的企业,兽药辅料多来源于化工厂,品种少,生产不规范,质量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兽药制剂的发展。

  2.兽药产品情况
  2.1原料药以仿制为主

  尽管我国是一个兽药生产大国,并且有部分原料药(阿维菌素类药物、马杜霉素等)出口,但是原料药以仿制为主,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弱。我国兽药原料药97%以上是仿制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极少。从1987年—1999年底,我国共批准新的化学药物167种。在167种新化学药物中,真正属于我国自己创制的一类新药只有两种(庆大—小诺霉素、海南霉素),仅占1%。而且,即使这两种新药也没有被国际上承认;就连仿制的二类药也只有20种,占11%。即使是中草药,到目前为止,开发的三类以上新兽药只有青蒿琥酯、博洛回注射液、黄茂多糖注射液、金养麦散等4种。而国际上,1990年—2000年,共上市新兽用原料药49种,是我国的20多倍。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我们仿制的路子将越来越窄,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有效措施,积极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一旦国际大企业加强对新兽药原料药的保护和控制,我国兽药业将面临断粮的危险。

  2.2原料药中化学药物占很大的比重

  由于我国畜牧业主要是食品动物的养殖业,宠物的数量相对很少,而且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防治畜禽的感染性疾病是兽药的主要用途。因此,化学药物占我国兽药市场很大的比重,一般估计约占60%以上。这也是我国兽药市场的一大特点。此外,与抗生素相比,化学合成药物研究开发的成本低,容易仿制。因此,我国的化学合成药物发展较快。例如,我国批准在动物上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剂型上都比欧美国家多。但是,由于化学合成药物技术含量较低,容易被仿制,因此,这类药物的利润较低,高利润的维持时间短。

  2.3制剂水平低,开发不全面

  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兽药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制剂厂,但大多数仅能够生产一些简单的制剂(片剂、注射剂、预混剂等),能够生产高效;长效、给药方便等科技含量高的制剂不多。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配制成形作为兽药制剂的目标,没有对制剂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制剂配制不科学,存在着稳定性差、刺激性强、生物利用率低、疗效不稳定等问题。国外,一种新兽药被研制出来后,有专门的人员对制剂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筛选,筛选出的药物制剂往往比较科学、合理。开发出来的制剂产品大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例如,1996年伊维菌素的注射液——害获灭的销售额接近原料药的销售额,达到7.35亿美元。近年来,国外长效制剂、给药方便的制剂和生物利用率高的制剂是研究开发的热点,现已有相当数量的产品上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此外,由于我国的兽药制剂的技术含量低,制剂容易被仿制,从而导致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当然,由于我国没有专门从事兽药辅料研究和生产的企业,制剂所用的辅料品种少、生产缺乏标准,质量不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剂的质量。由于我国对兽药制剂不重视,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我国兽药制剂研究不全面。目前,我国兽用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为1∶2—1∶3。而国外这一比例为1∶5—1∶7,而伊维菌素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更是达到了1∶23。由于制剂开发不全面,新兽药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开发新兽药带来的利润。多年来,存在着国外企业将我国出口的原料药加工成好的制剂后又返回到国内市场的现象。我们往往以牺牲自己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代价赚取一点低微的利润,而制剂所附加的高额利润均被国外企业所赚取。更为重要的是,这不利于我国兽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

  2.4不同动物用药发展不平街

  长期以来,我国畜牧业主要是食品动物的养殖业,防治畜禽的感染性疾病是兽药的主要用途,因此,兽药大部分是家畜、家禽用药。在动物养殖中以猪、鸡为主,大动物较少,因此猪、鸡用药较多,牛、羊、马等大动物用药较少。而在国际上,牛、羊等反刍动物用药占较大比重。1996年,牛、羊用药分别占世界兽药销售额的29.6%和6.0%,达43.95亿美元和8.9亿美元。近年来,随着我国牛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牛、羊用药的需求量增长较快,目前国内兽药的这种发展现状显然是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的。

  我国宠物养殖发展较晚,而且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宠物用药研究起步晚,而且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宠物用药在兽药中占的比例较低。在国外,宠物用药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近年来更是独领风骚,1999年的销售额已达到38亿多美元,占世界动物保健品总份额的34%。而且与其它动物用药相比,宠物用药的利润要高得多。

  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但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用药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水产用药发展较慢,兽药品种单一、药物制剂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疾病防治的需要。

  3.科研开发情况
  3.1科研开发投入少

  新兽药的研究和开发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在国外,开发出一种新药平均需要花费10年—12年时间,耗资2亿美元左右。国外兽药企业一般以利润的10%—15%用于兽药的研究开发。1995年—2000年期间,辉瑞公司的科研投入每年以22%的比率增加,到2000年达32亿美元。我国的兽药企业仅以利润的1%—2%投入科研开发,每年能拿出200万元以上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单位很少,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500亿元的企业可以说根本没有。除了仿制之外,我国兽药企业很少投入资金和时间进行新兽药的系统研究与筛选,对制剂进行系统研究的也不多。由于资金和时间投入太少,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兽药新产品少、技术含量低、主要以仿制为主。

  3.2从事兽药研究的单位少

  我国专门从事兽药研发的机构很少,除少数几家大学建立了研究所或研究室,还有2家科研所(中监所的北京兽药研究所和兰州中兽医所)之外,没有一家兽药企业具有自己的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机构。而国际上,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机构、完备的实验室、良好的设备、专项实验动物场,拥有无特定病原的多种畜禽临床试验场。

  3.3我国研究开发人员少

  我国兽药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真正从事兽药研发的人员不足1000人,而且大多数是为企业提供后期试验服务,专门从事兽药研究的人员不足500人。而且,研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而国外,兽药生产企业、大学和研究所均有专门从事研究的高素质人才。

  新兽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周期长、耗资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专门的研究结构、先进的技术设备、专门从事研究的高素质人才和科学的管理,要开发出新兽药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新产品,企业将缺乏赖以生存的基础,缺乏竞争力,缺乏发展的空间。随着我国加入WT0和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我们今后仿制的路子将会越来越窄,兽药企业靠以仿制来寻求发展的路子将会越来越艰难。

  二、我国兽药产业的发展对策
  1.发展方针
  面对着严峻的形势,结合兽药的现状,提出我国兽药业的发展方针是: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增长速度连年超过10%。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至1996年就已达31.4%。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养殖大国,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畜牧业产品已跃居世界第1位,人均产量均已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将为8000万t以上,蛋类产量为2500万t,奶类产量为2370万t。而且,目前我国动物疾病防治水平低,发病率高——发病率12%左右。此外,我国宠物业也发展较快。因此,国内的兽药市场是相当大的。尽管目前国外的兽药产品在我国的年销售额已达到30亿元人民币。而且,随着加入WT0后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会有更多的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但与国际企业相比,我们对国内市场更了解,无论是信息,还是生产和销售,我们有更多的优势。对于实力不够强、处于发展壮大时期的我国兽药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是立足之本,并与国际大企业竞争之本。当然,随着我国加入WTO,给我国兽药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的兽药企业应把握好世界兽药市场的需求,研制出符合国际需要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样才能使我国兽药业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会在国际上赢得一席之地。

  2.发展对策
  2.1转变生产经营机制,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

  鉴于我国兽药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我们建议通过强强联合或强弱兼并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组建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集团。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会有规模效应,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开发、改进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才具备与国际大企业竞争的能力。

  2.2加强兽药的研究开发

  产品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竞争力强弱的根本。没有好的产品,企业就不会有长足的发展,就无力与国际大企业进行竞争。随着我国加入WT0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兽药企业靠仿制为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我们必须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新制剂。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投入,不断更新设备和提高技术水平,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高素质的专门研究人才,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化学合成药、抗生素、中草药等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制剂学以及制剂辅料的研究开发。在研究方向上,我们既要追赶国际潮流,但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水产用药和中草药方面,我们有一定的优势。

  2.3加强兽药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兽药的规范化生产和销售

  兽药的质量不仅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人民的食品安全也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兽药审批制度,保证安全、高效的兽药进入生产环节,同时防止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全面实施GMP规范,实现兽药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生产,生产出高质量的、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兽药,保证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流通领域兽药的质量监督,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和养殖场,危害动物和人民健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