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京郊大棚养鸡逐步取消 大力推广工厂化养殖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19

薄膜加竹子拼成的焖笼里,家禽三五一群蔫头耷脑地吃着食。这种传统的大棚养鸡方式,正在被淘汰。至今,小散低劣的养鸡场已经撤销千余处。与此同时,市农业局加大扶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今天,就有一家应用着世界最先进自动化技术的肉鸡养殖科技示范园,在怀柔投产。

大棚养鸡利少弊多。市农业局相关专家解释说,大棚养鸡放在地面养,吃喝拉撒全在那一块,容易滋生病菌,鸡一生病就得用药,这样不仅成本上去了,而且鸡体内的药物残留大,会影响鸡肉、鸡蛋品质。特别是有的养鸡户没有卫生防疫观念,农户之间相互串门,相互看鸡,不消毒,不换衣,一家鸡发病,殃及周边。

房山、密云、怀柔……落后的大棚养鸡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2500多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遍布京郊。这些“武装”着高科技的养殖场,年出栏动辄都在百万只以上,且安全卫生,既保证了市场供应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眼见为实。在怀柔青龙峡下游的大水峪村南,拔地而起的这座现代化养殖科技示范园,集肉鸡养殖、生物有机肥加工、有机水果蔬菜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为一体。

走进养殖示范园,一点也闻不到传统肉鸡场的臭味。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养殖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所有饲养环节都是全自动化。养殖场负责人全淑刚解释说,这里引进的是德国的全自动化饲养技术和成套养殖设备:自动饲喂、电脑环控、远程管理、燃气供暖、自动清粪……完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这条生产线年出栏肉鸡230万只,却只需8人管理,与现行的饲养方式2人年出栏3万只相比,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19倍。

完全密闭的饲养方式给鸡群创造了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减少了各种应激因素,使肉鸡品种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且鸡场建有科学的通风系统,利用鸡自身产热,大幅度降低了能耗。

养殖场旁就是一座年产生物有机肥1.2万吨的鸡粪处理厂,和一个占地70亩的高效农业种植园,鸡粪全成了有机肥,废物被利用起来。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零排放,实现种养结合,低碳环保。

不仅安全高效,鸡患病的几率也将大大减少。全淑刚说,这里的肉鸡从进场到出栏全在一个单元鸡笼内生长,避免了人员、物品、鸡之间的交叉流动和疾病传播。使用传送带自动清粪系统,随时清除鸡粪,科学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改善空气质量和生长环境,鸡舍环境洁净,空气清新,减少疾病的发生,大幅降低鸡的用药。

这样的现代化养殖场,正在京郊加速推广。到2015年,本市90%的蛋鸡和95%的肉禽,都将实现规模化养殖,更安全、更放心的畜牧产品将源源不断投向市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