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与发展趋势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51
    一直被世人称颂的“川猪安天下”近年来经历了高峰低谷起伏不定的重大变化。作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安县的生猪生产迎难而上,2006年全县出栏肉猪60.22万头,农业人均1.4头,出栏率达158.8%,为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养猪收入5.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8%和牧业总产值的44.5%,养猪业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安县养猪业也和全省、全国一样,随着饲料、猪价、肉价的持续上涨,呈现出了散养农户减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增多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请形势,抓住机遇,因势利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生猪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认清形势,把握规律

  1、生猪存栏量减少,导致猪源紧张、价格上涨,其原因:一是由于农村劳务输出逐年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家中的多是老弱病残,基本无心无力养猪,无猪户逐年增多;二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农民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式”庭院,而集中到小城镇和县城购房置业,以及“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致使养猪户逐年减少;三是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饲养成本加大,影响了农户的养猪积极性;四是近年来发生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链球菌病等引发前期生猪死亡和其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养猪亏损,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母猪大量淘汰,生猪补栏差,导致农户空圈率上升,圈存量下降,生猪存栏数减少。

  2、市场波动属正常,见机行事善把握。在市场波动不断的情况下发展养猪,应该急抓好四个时期。生猪市场波动的低谷期是养猪户进入的最佳时期,此时仔猪、种猪价格低,发展养猪的投入成本较低,生猪市场逐渐走出低谷进入发展期时,养猪户要加快扩大养殖规模,生猪进入高峰期时,养猪户应尽快出栏生猪,坚决摒弃“惜售”心理,以取得最好的效益,待生猪进入下滑期时,养殖户的重点应放到缩存栏,保猪源,提高质量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等待猪价出现恢复性生产时再谋求更大发展。
  3、养猪业已进入:“上档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散养户的减少,规模养殖是今后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决定养猪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竟争加剧,只有生猪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生猪产品质量。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规模养殖是大势所趋。

  二、抓住重点,补栏增养

  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业主和农户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生猪价格涨落起伏变化的必然性,坚定发展生猪生产的信心,及时补栏护群,快速育肥出栏;二是坚持选优汰劣,选留良种母猪,千方百计保住种源,特别是良种繁育基地(场)要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良种母猪选育工作,及时向农户和规模养殖场提供种源;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力度,对良种扩繁场、优质肉猪规模养殖场(大户)要给予重点的政策、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大投融资力力度,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扩栏增养所面临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四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在带动和推进生猪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切实加大对饲料、兽药等的监管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五是在继续巩固原有外销出口渠道的同时,大力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只有做到流通畅才能保证生产旺。

  三、良种良法,科学饲养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是取得良好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大力推广DLY和PIC等良种品种育肥,其料料肉比、日增重、市场价格均优于普通猪,有了良种,养就要有良法。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猪场(户),开展养殖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指导。规模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要结合实际,努力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做好驱虫、消毒等工作,要努力改善饲养环境,做好圈舍通风防暑降温及保温防寒和环境卫生工作,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猪体抵抗力。

  四、强化防疫,防止疫病发生

  要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从养猪场选址、猪舍设计、程序化防疫、饲料配方等基础入手,最大限度地防止疫病发生,要切实做好以猪瘟、猪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猪高致疫性蓝耳病等为主的免疫工作,坚持强化仔猪初免,开展春、秋普防,平时查漏补免,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效果。对病死猪要采集病料,送实验室检测,以便摸清猪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效控制继发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生,降低生猪死亡率。为控制继发传染,提倡使用单制剂药物,减少使用复方制剂药物,认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同时,加强对生猪产地、屠场、市场以及加工、运输贮藏等各环节的检疫工作,对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生产模式,因地制宜

  养猪业市场竟争激烈,风险很大,养猪户要求生存、求发展,就要认真研究和积极采用适宜的养猪生产经营模式,一是在有养猪经验的地区,广大养殖户普遍饲养DLY、PIC等良种猪,实行一乡一村一品,良种良养,纯种繁育扩大养殖面,这类地区适宜推行良种猪生产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二是在一个乡(镇)或村、组,养猪农户养殖挣了钱,周围农户学着样子发展养猪,就要积极挖掘潜力盘活生产要素,逐步发展壮大,推行群体生产经营模式;三是一个地区在养殖户不断增加,猪的饲养量不断加大的同时,在养猪质量上狠下功夫。条件较好的养猪户积极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养猪技术含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和推行标准养殖生产小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四是一个地区由早先发展的畜牧公司(或大场、大户)与农户签订养猪生产合同,带动农户发展养猪,或是一个地区的许多养猪户自愿联合,组建养猪合作社或协会,壮大势力,采用公司(或大户、大场)+农户或合作社(或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五是当一个地区养猪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聚集了较大的资金,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和较高技术含量时,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加市场竟争力,可申报项目并由国家审批无公害商品猪生产猪基地和产品品牌,用品牌制造市场,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宜建立无公害商品猪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六是养猪户积极联系客商或养猪集团公司与之签订生产合同,按合同安排生产,建立养殖自主权单项目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订单生产,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六、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猪,重点解决五个方面问题

  生产的不断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五个重点问题:

  1、建设用地问题。要按照《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将农村规模化、标准化猪猪舍建设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猪舍建设用地,目前,农村土地经过二轮承包,绝大部分土地已承包到户。因此,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规模化、标准化养猪使用需要,协调解决好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问题。猪舍建设用地按农业用地进行管理。

  2、资金扶持问题。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猪,除了猪舍建设等基础设备设施的投入外,还需要必备的生产流动资金,目前很多业主虽然有猪舍建设资金,但生产流动资金不足,故不敢贸然行事。地方政府及财政、农村信用部门应制定农村小额贷款等政策措施,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帮助其发展生产。

  3、技术培训问题。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思路,用培养新型农民的办法发展农村畜牧业,要利用培训农民技术的“阳光工程”实施系统的科技培训,用现代化养猪科学技术武装农民,提高养猪科技水平和生猪生产水平。

  4、产销对接的问题。在帮助养猪户解决好土地、资金、技术问题的同时,要突出解决好生猪产品销路问题,政府及畜牧部门要对生猪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与养猪农户之间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建立产销对接关系,实行订单生产无公害优质生猪,确保其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并享有优质的待遇和服务。

  5、创新机制问题。目前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存在区域差异。因此,要创新机制、促进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农村“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养猪专业大户,由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二是要大力吸纳民间资本,鼓励私营企业主投资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小区,实行自营或向外租赁经营;三是组织动员实力的村、组利用其土地、资金优势,统一规划建设养猪小区,租赁给村民养猪,分期收取租金,在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同时,解决养猪农户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