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中国蛋鸡产业发展的四种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29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438

中国蛋鸡产业发展的四种趋势

趋势一:合作社(公司+规模鸡场)

“小规模,大群体”向“小生产单元,专业化生产,契约协作,公司统一经营”的模式过渡。

新模式发展首先需要协调各个规模鸡场的社会分工,签订契约,总体规划布局;其次各养殖场实现专业分段饲养,整场全进全出;然后,公司统一提供雏鸡、统一提供饲料、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最后,创建区域鸡蛋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目前,新模式在后备鸡的专业化生产上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

第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制约。很多养鸡户存有顾虑,一是原有设备弃之可惜;二是自己育雏育成放心;三是周边一些由旧鸡场改建的育雏场生产状况乃至一些负面报道都影响传统观念的改变。

第二方面是技术方面的制约。目前,尚未制定国家及地方《后备鸡生产技术标准》,一旦出现纠纷,无任何法规依据。

第三方面是政策因素的制约。现在,后备鸡场不在补贴范围,发展后备鸡养殖缺乏政策上的支持。

趋势二:公司投资,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品牌销售的现代产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七个统一”:统一环境规划检测、统一优良鸡苗供应、统一组织生物防疫、统一提供优良饲料、统一饲养管理程序、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品牌销售。

趋势三:适度规模。

目前,农业部规定的适度规模是“单场存栏量在10000只以上,单栋大于5000只”。

笔者认为,适度规模意味着原则上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承载能力、生物安全等确定,并且要实施全进全出,分散饲养。因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适度规模养殖应该有不同的内涵。

趋势四:养殖方式转变(放养,福利笼养)

这种模式需要充分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等资源发展放放养鸡。鸡觅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适量补料,不使用抗生素,是一种农林牧结合的生态放养模式,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