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规划23家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中心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拟规划今起4年内,整合现有的55个牲畜屠宰场,优化调整到23家。记者了解到,优化后的新屠宰企业中,“代宰制”或将自动消失;而今后的肉品质量安全也可能实现“谁屠宰谁负责”。
整合至23家牲畜屠宰场
据悉,本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牲畜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及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方案》。从2012年起,广州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全市牲畜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和布局优化调整工作,将现有的55个牲畜屠宰场整合压减到23家。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广州现有牲畜屠宰场55个,其中有5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目前,市场上生猪日供应量平均为1.8~2万头,低于现有市场需求,且部分现有屠宰设备已经老化,容易出现实际产能不稳定等情况。
广州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拟规划在白云区及番禺区定3家达到四星级标准的现代化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中心,主要供应中心城区,并辐射全市;在增城市、花都区等地定14家达到三星级标准的区域性生猪定点屠宰场,以及作为市中心城区生猪产品供应的补充。拟建的现代化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中心及区域性生猪定点屠宰场,均将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建设主体。
今后可能“谁屠宰谁负责”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生猪批发市场表示接受优化升级。嘉禾生猪批发市场总经理黎桂滔称,目前代宰一头生猪收取25元代宰费,收费水平10年未变,赶不及物价速度因而毫无利润,不过他担心牲畜交易市场面临关闭。
不过,一些受访猪肉档主表示了经营利润方面的担心。天河牲畜批发市场档主贺梓清称,现有的生猪批发市场像个仓库,可调剂余缺,升级后担心吸纳供应量不足。
记者从广州市工商局了解到,在食品安全方面,今后肉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将更明确,可实时监控、追溯,同时可能实现“谁屠宰谁负责”。此外,广州市工商局屠管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优化后的新屠宰企业,将有利于建成质量可靠、配置合理的肉品供应机制,形成公平、开放、有序、安全的“大屠宰、大流通、大监管”工作新局面,打造让市民“食得放心”的“放心肉”工程。同时,“代宰制”或将自动淡出市场,私宰肉也随之没有生存空间,广州市民的肉篮子将更低价、更安全、供应更充足。
美国生猪报价下滑
本星期美国的猪肉与上周相比下降了2美分,全国生猪平均报价为$78.73/cwt,与上周的数据相比下滑了9美分。
在美国的爱荷华州以及西部的玉米产区,生猪的平均报价为$74.61/cwt,而伊利诺州的第二大城皮奥瑞亚的生猪报价则为$52/cwt。
美国生猪屠宰数量上涨
本周美国的生猪屠宰总数达到了236.7万头,与上周相比提高了0.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2.6%。
年初至今,美国的生猪屠宰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0%,猪肉制品的数量则同比增加了2.2%。
四川江安30万头生猪项目明年将建成
11月15日,记者从江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获悉,江安德康30万头生猪项目建设推进顺利,预计明年10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100亿产值的生猪产业链。目前,怡乐镇麻衣村种猪养殖基地、桐梓镇合香村生猪养殖基地主体工程正加快推进,11月还将启动两个种猪场建设,另有6个养殖基地也将陆续开建。
投资8亿元30万头生猪项目落户江安
时间回到今年3月14日,江安县桐梓镇合香村石滩步组,彩球飘扬,锣鼓喧天,华西希望·江安德康30万头生猪项目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市委副书记吕晓莉、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德康集团董事长王德根和江安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开工仪式并为项目奠基剪彩。
华西希望·江安德康30万头生猪项目的投资方重庆德康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该公司由华西希望集团投资组建,专业从事畜禽育种、养殖、销售及屠宰加工,江安则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上有明显优势,二者“联姻”对于推动江安乃至宜宾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据介绍,华西希望·江安德康30万头生猪项目预计总投资8亿元,建设5000头的父母代种猪场3个和1个种公猪场,占地约600亩;建设年出栏5万头的商品猪基地6个,占地约900亩;建设年生产饲料30万吨的饲料厂一个,占地约45亩;县城规划建设生猪专家研究所(含办公、实验室、研究所、种猪性能测定站、远程视频终端控制中心、食品展示中心、员工宿舍等),占地约20—30亩;建设50—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一个,占地约70亩。
“发展生猪项目,纳入了华西希望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在建设好生猪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发展食品加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江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太权告诉记者。今年4月27日,华西希望集团在江安注册成立了江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选派精兵强将,正式挂牌办公。
生态环保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经过深入考察,8月该项目确认了10个养殖场选址,分别是江安镇双江村1个种公猪场,怡乐镇麻衣村、铁清镇新庙村、蟠龙乡石宝村共3个父母代猪场,桐梓镇合香村、四面山石坝村、底蓬镇元通村、迎安镇柏杨村、何家村、蟠龙乡三块村共6个商品猪场。“从项目引进,到项目选址、土地流转、开工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江安县畜牧兽医局局长罗昌华介绍说。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生猪养殖模式,可解决当地2000人就业,带动2000个农户发展规模养殖,带动全县发展生猪出栏50万头以上,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每年实现税收2000万元左右。
项目将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猪养殖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新村建设中,该县将建设生猪产业配套基地,江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为新村农户提供猪种、技术、饲料、销售等服务,让新村农户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按照‘八统一’的模式养殖生猪,新村每个农户每年可出栏500头生猪,毛收入8万元左右。”熊太权介绍说。
据介绍,项目还将建设粪物处理系统,走生态环保发展道路,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蔬菜、花卉、林木等种植基地,有效利用沼液,使沼液资源化。今年8月,江安县又引进了配套生猪项目的生物有机肥生产项目,该项目投资1.5亿元,已经正式入驻康家坝农产品加工园区,30万头生猪项目投产后产生的猪粪可直接用作原料生产有机肥。
引进德康30万头生猪项目后,江安一跃成为宜宾乃至川南最大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目前,该县正在积极争创全国生猪生产重点县,进一步推动江安生猪养殖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猪肉价“跳水”养殖户“最受伤”
推高去年CPI指数的“元凶”猪肉价格如今已无“往日风采”。去年6月份我市猪肉零售价格为每斤15元左右,而今年从5月份开始,猪肉价格开始持续下跌,虽然目前零售价格有所回升,但与去年相比仍是“跳水价”。
猪肉价格大涨大跌,但无论其如何变化,在猪肉生产和销售的链条中,卖肉的都不会亏损,受影响最大的是养殖户,而较高的养猪成本与过低的生猪价格让养殖户的利润骤减。
11月18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黑龙江大庆市批发市场销售的猪肉的价格在8元~9元之间徘徊。在东风新村九区批发市场的鲜肉区,五花肉的价格低至每斤7.5元。低廉的猪肉价格对于广大市民和销售者来说,是件好事,可对于养殖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猪肉价格“大跳水”
市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超市猪肉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斤11.63元,价格略高于批发市场,与上周相比,涨幅为3%。虽然价格略有上涨,但今年猪肉的整体价格还是低于去年。
18日,在新玛特超市,猪精瘦肉价格为13元/斤,万宝农贸市场的猪精瘦肉价格为12元/斤,九区批发市场为10元/斤。
据九区批发市场经营多年猪肉生意的陈老板介绍,今年猪肉价格相对较稳定,虽然这两天价格有所波动,但比去年低很多。
“9月,我们超市的鲜猪前腿肉每斤的零售价是12元,从10月份开始,生猪价大跌。进价低了,销售价格自然就低了。”学子家园附近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在万宝农贸市场内,一位经营户告诉记者:“肉价贵时,销量上不去,每天最多只能卖半头猪;现在每天不到天黑,一头猪就卖完了。”
经销商总有比较稳定的利润
“无论生猪价格如何变化,我们都有稳定的利润。”陈老板告诉记者。
以这两年的肉价为例,去年8月份后猪肉市场迎来一股“牛市”行情,生猪收购价一路上扬,到了10月份已经涨到了每斤8元,后来涨到每斤10元。今年年初生猪收购价开始掉头向下,今天掉几角钱,明天再掉几角钱,从年初的每斤8.4元下降到了5月份的每斤6.5元,再到现在的每斤7元左右,一直在低位徘徊。
可不管价格如何变化,经营者会根据生猪的收购价格来调整零售价。“当生猪价格涨到8元时,我们的销售价格是每斤12元左右;收购价格是10元时,销售价格在15元左右;生猪的收购价格在7元时,销售价格是每斤10元左右。”陈老板告诉记者。
“较低的价格会吸引更多消费者,销量上去了,利润也就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生猪价格越低我们的利润反而越高。”万宝农贸市场的肉商李老板说。
肉价“大起大落”养殖户“最受伤”
猪肉价格大跌愁坏了养殖户。“养殖户的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收购价格有直接的关系。”红岗区养殖户王喜凤告诉记者。
王喜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猪在猪仔阶段的购入成本是500元左右;通常情况下,喂3斤饲料,猪能长1斤肉。每头猪200多斤重,饲料就得花费700多元;人工、场地、医药费等,一头猪需2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养一头猪总成本在1400元左右。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偏低,最高的收购价格为每斤7.4元,如此算下来,200斤重的一头猪,只能卖1400多元。“也就是说,现在养一头猪能保本就不错了。”王喜凤无奈地说。
“去年,我家养了700多头猪,现在减至400头。肉价一直下跌,养猪没啥意思了。”肇州县双发乡的养殖户周振东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持续走低的生猪价格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多家养殖户表示,期盼国家能出台一些利于养殖户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