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有三大污染:烧秸秆污染空气,农药残留污染土壤和水,猪粪尿污染环境。其中猪粪尿对环境威胁最大,浙江省目前有3170万头猪,平均不到两个浙江人就有1头生猪。浙江省环保厅日前专门发文,题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源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认为,在浙东北、浙中部分地区,养猪的密度已经超出环境承受能力。
既然猪太多了,那就少养一些吧,但是,生猪出栏少,肉价岂不是会涨得更高,作为基本食品,高企的肉价可能引发严重通胀。浙江省政府今年出台意见,希望浙江人吃的八成左右的猪肉由自己生产,借此稳定猪肉供应量和猪肉价格。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吃肉需求,一边是要保证80%自给率,3年内,浙江的生猪量还要增加130万头。
农户散养三两头生猪,猪舍改造、收集处理猪粪尿不太现实,让猪粪尿不再直排河流,最好的办法是集中养猪。在嘉兴市海盐县,牧业小区已遍地开花,选择继续养猪的散户把猪送到小区集中喂养。在那里,猪生活的环境干燥清洁,喂食用的是自动化流水线,它们的排泄物被隔离,有机肥生产厂家定期上门收猪粪。
浙江省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生猪养殖在嘉兴市,嘉兴市还曾是香港的生猪供应基地,嘉兴市的猪肉产量超过本地市民需求的一半,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密度养殖让环境不堪重负。浙江省环保厅提出未来3年对付猪粪尿的目标:生猪饲养量控制在3300万头以下,减少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猪粪尿中污染物排放将比2010年降低10%以上。
一边是浙江各县市都在想办法让农民集中养猪,一边是省里将严管上规模的猪场,将在猪场全面推行生态化养殖,只要生猪存栏量超过50头的养猪场,猪的排泄物要么做无害化处理,要么把它变成资源加以利用,并确保利用率达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