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畜禽养殖废弃物期待成为“香饽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8

黑龙江省是畜牧业大省,每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约达8000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0%,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如何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生态大省和绿色食品大省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废弃物“变宝”路径多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畜禽养殖业,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黑龙江省提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倡导清洁生产,推广资源化利用模式,促进生态大省和绿色食品大省建设。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谈到,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是粪便、污水等有机物质,而所谓废弃物“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如何变废为宝?方法和渠道很多。其中重点是大力推广低成本无害化粪肥还田模式,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大、消纳能力强的优势,倡导种养结合,实现粪便还田就地转化,增强地力,促进养殖业与果疏、粮食生产等有机结合。引导农民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提高黑龙江省绿色、有机粮食和蔬菜的比重。而大力推广集约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模式,鼓励企业利用养殖废弃物生产沼气、燃料块、发电是一条重要途径。大力推广生物质转化利用,鼓励养殖户利用粪污资源种植蘑菇、养殖蚯蚓,利用发酵床养猪、养禽等实现增效增收,也应成为大力推广的模式。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大症结”

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扶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力推动了绿色食品大省建设。但是,目前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养殖废弃物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不高。二是配套性法规和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各级政府在财政投资、价格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有机肥利用和沼气发电等方面,扶持政策不健全不完善。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国家和地方专项投资少,企业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承担建设和运行费用。四是技术整合、推广、应用任务艰巨,相对快速发展的畜禽养殖业,面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紧迫任务,一些技术手段的成熟程度、经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检验。五是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未形成专业化的技术服务网络,严重制约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