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粮食价格飙升逼涨饲料成本 中国养殖户抛售生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9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64

据外媒报道,由于国内需求低迷,加上美国旱灾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直线上涨,迫使中国的生猪养殖户不得不将牲口卖掉,预计猪肉库存将约在六个月内下降,并可能导致价格急升。

猪不太像是一般认为的通胀压力风向标,但在中国,生猪存栏量的下滑却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市场担心生猪销售激增可能推升明年的消费者物价。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内肉价触及纪录高位后,猪农年初忙着重建存栏,但到今年年中时,饲料成本已激升。

玉米和大豆——动物饲料中的重要成份——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指标期货双双升至纪录高位,因美国遭遇56年来最严重旱情,冲击谷物种植带的各种作物。

价格大涨对中国畜牧业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首当其冲的就是小农,他们难以支付不断上升的饲料成本。小农供应的猪肉占中国猪肉总产量的30%左右。

由于国内需求低迷,加上玉米和大豆价格直线上涨,推动养殖成本处于纪录高位,迫使中国的生猪养殖户不得不将牲口卖掉。

报道指出,中国的食品价格周期很大程度上是受主要肉类——猪肉——价格的推动。虽然目前猪肉供应充足,但由于牲口遭大举抛售,预计猪肉库存将在约6个月内下降,并可能导致价格急升。

食品价格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会推升通胀,虽然目前的通胀率较去年已经回落,处在政府能够接受的水平。但鉴于物价上涨可能引发社会动乱,通胀仍是中国政府最大的经济顾虑之一。

美国旱灾助推全球粮价持续攀升,但迄今为止对中国消费者物价涨幅的冲击有限,7月中国CPI同比涨幅降至30个月低位。7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低于6月的3.8%,得益于猪肉价格回落。食品价格在中国CPI的所占比重约30%。

由于对生猪行业状况感到担忧,中国国家发改委本月下令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原因是预料在明年2月春节猪肉消费达到高峰之际,供应会紧张。

但随着猪肉需求趋疲和中国经济步履蹒跚,一些分析师指出,猪肉价格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或有限。“总体经济形势欠佳,”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王晓悦指出。“人们减少外出就餐,许多任务厂已关门歇业,这正损及猪肉需求。”

2007年中国猪肉价格快速攀升,成为全国性议题。当时,猪肉价格飙涨推动食品通胀率急升,其影响在收入不高的农村地区感受最为剧烈,中国10多亿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于农村地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