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保肉价不能绕开“养猪亏本”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14

受生猪价格不断走低影响,国家发改委近日再度出手收储冻肉,以保肉价。据悉,今年以来,广州市场生猪出场价同比下跌27%,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广东养殖户养一头猪平均亏损约50元,有的有十几元盈利,有的则亏得更多。

养一头猪平均亏损50元,谁还愿意养猪?有意思的是,前不久,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Smithfield食品公司表示,在美国猪肉鸡肉将成为奢侈品,原因是美国的大旱和乙醇政策导致玉米供应严重不足。受全球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中国猪饲料价格也在上涨,当猪农养猪变成亏本的买卖,养猪人越来越少,猪肉在我们这儿是否也会变成奢侈品?

有专家马上出来说话了:中国老百姓不用慌,这种现象与中国无关,即使全球猪肉鸡肉成奢侈品,中国也能自给自足,不需要进口。事实果真如此吗?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共计进口鲜、冷、冻猪肉达46.8万吨,同比增长高达132.28%;进口金额达8.47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05.49%.与此同时,去年出口数量为8万吨,同比下降26.73%.进口大幅上涨,出口有所降低,这多少表明我们的猪肉市场很难谈得上能自给自足了。

养猪,作为中国农民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对肉价稳定的作用不可小视。中国有着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农民,如果连猪肉都要靠进口才能满足,岂不是成了大笑话。因而,可别小看了生猪价格走低的影响,在规模化养猪尚没有成大气候之时,猪农的散养也不可小视。一个农户养一头猪不算什么,但几千万农户加起来,就能在猪市中挑大梁。而猪农最容易受生猪价格左右,当养头猪平均亏损50元,小本生意的农民就不愿再投入养猪业,最终会导致肉价越来越高。

农户“自愿”不养猪,除了市场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恐怕还与近年受垄断企业的挤压,以及集镇定点屠宰制度等相关。然而奇怪的是,生猪价格不断走低,可市场上肉价却并没有降下多少。广州市场上肉档老板表示,近期肉价变动不大。生猪价格低,养猪亏本,可肉价却不见降,这就很值得追问了:是不是我们的中间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又或者我们的猪肉链条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养猪亏本,受损的是猪农。而肉价不见降低,普通百姓也没得到实惠。因而,发改委出手救肉价,无可厚非。不过只是收储冻猪肉,有点治标不治本。收储只是缓兵之计,半年后这些冻肉还要放出来,又会对市场形成冲击。因而,要提高猪农养猪积极性,不妨出台补贴政策。“猪粮安天下”,既然种粮有政府补贴,农户养猪也该考虑。眼下,有些地方对养猪大户有补贴,但力度显然不够,而且能否真正补到猪农手中,也是个疑问。

更重要的是,如何理顺猪肉等农产品的价格机制,让生产者有钱可赚,让百姓吃得起,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