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产大豆王者归来 未来一年上行空间巨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0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9

近几年来以大连期货为代表的国产大豆一直围绕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上下波动,其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

究其原因:

一,近几年来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低廉,对国产大豆在油用加工上造成冲击,特别是国家的临储政策严重扭曲了大豆市场。在国产大豆上市季节,国家在北方以高于进口大豆成本的价格托市,使北方油脂加工企业无法用国产大豆加工油脂。导致以往国产大豆用于油脂加工这部分份额完全被进口转基因大豆置换出来。最终绝大部分国产大豆流进国储库中,使得国产大豆尽管在产量逐年递减的情况下,结转库存都逐年增加。

二,由于一些大的产业套保资金在国产大豆结转库存比较大的情况下,大肆做空,凭借资金的优势,对期货价格进行了过度的压制。 市场总有自身纠错的一面,随着目前北美地区严重的干旱,全球大豆下半年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可以预见的是,一直到明年南美大豆上市供应之前,北美大豆供应会异常紧张,其价格必然会维持在高位运行。从现在到明年一月份CBOT大豆进口价格在5300元到5000元每吨以上,这就为恢复国产大豆的不可替代性提供了机会。

首先,看制约国产大豆价格的因素。国储和临储国产大豆的数量。

目前,国储国产大豆数量约为180万吨。这部分大豆基本上是以轮换的方式流入市场,不参与临储大豆的拍卖。估算这180万吨大豆会有三分之一已经流出市场。临储大豆约800万吨,目前已经拍出约200万吨。如此估算,国产大豆在国家手中尚掌控约700万吨。另外在大连期货交割库中约有20万吨国产大豆,而市场流通中国产大豆已基本告罄。以当前价格拍卖的国产大豆十分具有竞争力,从近期拍卖的火爆中可见一斑。在今年新季大豆上市前,估算食品用豆约在250万吨,这也需要从国储大豆中来提供。这样可提供给油脂加工用豆不足500万吨,相信不用三个月,会把这部分国储大豆掏空。

二,新季大豆上市国家采取的政策。由于进口大豆年底前价格会于高位运行,这样北方新季大豆上市时,国家临储政策将无法实施。国产大豆价格将会高于国家临储价格,这样就会使北方国产大豆按市场油豆来定价。如此北方油脂加工企业会全面启动,快速消化国产大豆。其结果是新产大豆不会被进口大豆置换出来而流入国储,形成结转,这将促成国产大豆的价值回归。

三,由于国产大豆价格被严重扭曲,今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预计今年国产大豆产量不会超过1100万吨。而我国年食用大豆需求也在1100万吨左右,随着国储大豆库存的告罄,以及新季大豆上市,油脂加工的消耗,预计明年食品大豆供应缺口会在300到400万吨。这缺口部分的形成,主要是回归北方油脂加工企业被油用加工消耗掉的这部分。这为国产大豆价格恢复提供机会。从种植收益比来看,大豆与玉米的收益平衡比为1:2.5,那么对应玉米每吨2500元,大豆应该在6250元每吨。另外转基因大豆在食品上无法取代国产大豆,一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二是转基因大豆蛋白含量远低于国产大豆。即使是加工食品,其出品率也明显低于国产大豆,没有成本优势。

因此,国产大豆必将恢复其优质不可替代的一面,被政策所扭曲的价格也必然会被市场规律、价值规律所扭转,其必将王者归来。其价格上行空间巨大,以目前价格推算,到明年下半年,每吨将会有1000-1500元的上行空间。特别是以大连期货为代表的1309合约,其时间窗口处于青黄不接、供应短缺的档期。而其价值严重低估,安全边际极高,是投资的首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