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由于受猪种改良和养殖比较效益的影响,青峪猪数量不断下降,品种质量也不断下滑,致使这一优良地方品种濒临灭绝境地。为保护好青峪猪这一优良地方品种,近年来,通江县畜牧食品局把“通江县青峪猪保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向外推介。
据悉,通江县地方猪种——青峪猪为盆周山地猪种之一,是川北边缘山地和大巴山地区的代表猪种。它具有耐粗性好、适应性强、花板油多、肉味香浓等特点,属中熟、中型肉脂兼用的山地型地方品种。1978年,经省、地考察鉴定,正式定名。由于青峪母猪在农村传统饲养条件下具有耐粗性好、发情表现明显、易配种、繁殖力较强等特性,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因此被作为杂交母本广泛引种到省内其它地方。
今年3月,通过多方努力,成功引进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该项目。两年多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怀、支持下,项目实施企业按照项目规划,强化投入,加强管理,注重实效,扎实推进项目实施,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已成功建立青峪猪原种猪场。自2010年初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民胜周子坪畜牧产业园区建立起青峪猪抢救性保种选育原种猪场一个,现存栏原种青峪猪520头,其中:种公猪36头、种母猪406头。通过在全县青峪猪原产地的青峪、板桥、诺水河等地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极少量的养殖农户进行艰难甄选,历时6个多月,共选择出8个血缘共计216头能繁母猪、36头公猪。通过分组配种,妊娠产仔,已累计产仔猪1800多头,目前养殖、配种、产仔顺利推进。巴中市畜牧食品局经过现场评定后,已给该公司颁发了《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是已成功获得农业部有机猪生产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格认证。通过申报,2010年下半年农业部中安有机认证中心两次派出专家来我县通江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公司养殖青峪猪的场地、饲料种植基地、屠宰加工场地进行空气、水质和土壤抽检,同时对养殖青峪猪的技术方式、消毒办法、出栏规格等进行记录审查,认为我县环境生态、水质达标、土壤合规、养殖方式自然,已达到有机猪生产标准,同意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是我国对农产品质量最高级别的认证,本次青峪猪有机食品认证成功也是我省第一个成功认证有机猪的地方猪品种,必将对我县今后青峪猪的快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12年上半年,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又获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青峪猪被列入四川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今后青峪猪的保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