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霉菌毒素对养鸡业的危害综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25  来源:佐君畜牧的空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54

霉菌毒素是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其在养猪方面的危害已经被广大的养猪户所了解。而在霉菌毒素对养鸡方面的危害,往往得不到大家的重视。    生活中的霉菌污染无处不在,几乎随便一个地方就可以发现霉菌的存在。由于霉菌的生活空间很广,生活条件很随便,不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在炎热的夏季都可以发现霉菌的广泛分布。各种霉菌其所产生的毒素也各有不同,在炎热的南方和夏天黄曲霉毒素、烟曲毒素比较常见,而在寒冷的北方和冬季多见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而赭曲毒素、T-2毒素等在南北方均可见到。由于霉菌及其毒素的无处不在,其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也变得严重起来。本篇文章主要讲一讲霉菌毒素对养鸡方面的危害和防制措施。     霉菌毒素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原料中?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很严重的危害!一些霉菌毒素的联合能产生相加效应也能产生相互增强作用,所以,在生产实际中人们往往会低估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免疫抑制、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消化系统损伤、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鸡对霉菌毒素非常敏感,饲料中较低的毒素含量就会造成鸡群大量死亡。黄曲霉毒素Bl对人的半数致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对动物半数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敌敌畏大100倍、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可见霉菌毒素的危害性有多高。

1.霉菌毒素对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以及脾脏等的亲嗜性而使免疫器官受损导致萎缩,它还干扰正常的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力,包括对正常抗体生产产生抑制,发生免疫抑制,以使鸡对盲肠球虫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多发,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使新城疫、流感、大杆等病的不断发生。黄曲霉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免疫后各种类型的抗体上不来),在生产实际中到处可见,但往往会被认为是疫苗相关因素造成的,而使罪魁祸首--霉菌毒素逍遥法外。

2.霉菌毒素对消化道的破坏最为明显。整个消化道都可能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导致嗉囊炎、食道炎、肌胃炎、腺胃炎、坏死性肠炎、肠粘膜脱落等。

3.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发生肝脏肿大、变性、脂肪肝、坏死等,有些肉鸡表现出的不明原因的肝脏坏死、变黄、肿大大多数与这个有关。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有橡皮肝的感觉,并且一般以左肝见明显。胆囊黏膜由于胆小管的增生和坏死而发炎,出现胆囊脆性增大的现象。肝脏的变化导致肝脏卵黄前体的合成减少,进而造成蛋鸡产蛋率下降等。

4.霉菌毒素对肾脏的损坏表现为使肾小管发生变性而阻塞,发生炎症、坏死、尿酸盐沉积,导致痛风症。

一、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料蛋比升高,白壳蛋、薄壳蛋、软皮蛋增多。不同霉菌毒素对蛋鸡造成的危害有所区别。现在已经知道的霉菌毒素中对蛋鸡影响及毒害作用较大的有麦角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其中的玉米赤霉稀酮有植物雌激素作用,可导致育成前期的鸡发生鸡冠增大、发红,出现“假公鸡”现象,去年曾有一个公司的饲料发生的“假公鸡”现象怀疑与此有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