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跨行养猪对养猪业带来的隐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19  来源:养猪巴巴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89

因为受“一公斤钢材价格抵不上四两猪肉”、“1公斤煤抵不上1两猪肉”等主行业不景气的影响,武钢股份、山西焦煤等上市公司纷纷将手中从股市募集的资金砸向养猪业,期盼从低端的养猪业中分一杯羹度过寒冬。同样,据德美化工董秘朱闽翀对媒体说,从事完全陌生的生猪养殖业务是为不景气的主业找个出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武钢养猪”迅速爆红网络,一时成为笑柄,引发全民“拍砖”和“恶搞”、质疑声不断。其实,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宣布跨行养猪的并非武钢一家。据统计,仅上半年,就有5家上市公司公告投资养猪产业,截至目前,整个A股涉及养猪业的上市公司近30家。然而,缘何唯独武钢养猪遭致的质疑最强烈?虽先后经过该公司官网发公告以及发言人当面澄清,质疑之声却仍然不止。

调查发现,这是因为武钢相比其他跨行养猪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为特殊的大型央企、国企身份(即俗称的“共和国长子”、属国家投巨资哺育起来的)以及炼钢与养猪的技术差距最远(即行业跨度最大、隔行如隔山)、钢铁与猪肉所肩负的国民经济发展责任大小反差最大。此外,武钢老总又是在举世瞩目的两会期间郑重其事地高调宣布要通过“养猪”等非钢产业增加收入。凡此种种,跨行业养猪的代表自然非武钢莫属,引发的评论也就最多。

据有关媒体报道,武汉新洲区为武钢长期对口扶贫地区,近年来,武钢已投入近百万元帮助建设新洲区的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武钢在这里搞养殖,新洲区政府承诺了一揽子优惠政策。”

按照武钢总经理邓崎琳的说法,今年武钢将在武汉郊区周边承包几千亩荒地建绿色养殖基地,开展养猪、养鸡、种菜的立体生态养殖业,“准备建万头养猪场,年内就有生猪出栏”。

据媒体报道,新洲区村民刘洪斌向记者证实,目前,武钢正在与当地村民商谈征地事宜,由农民提供土地,武钢提供资金并负责销售。

以此判断,武钢养猪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砸重金跨行养猪或延伸产业链进入养猪业远不止武钢一家。据统计,近一段时间,还有中粮集团宣布计划在2012年-2015年期间,投资20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山西焦煤集团宣布携手双汇首次进入生猪屠宰加工业。该项目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的第一个合资项目,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大约4亿~5亿元,三期8亿~10亿元 、正邦科技预计5年内投资35亿元在黑龙江实现600万头生猪产业化、德美化工三年内投资5.76亿元,建成年产36万头生猪养殖规模、新希望集团计划5年内在辽宁投资50亿元,包括养猪300万头等。

本课题组梳理公开信息发现,新希望集团、正邦科技及中粮集团等公司投巨资养猪均属于延伸产业链的多元化。而武钢股份、山西焦煤及德美化工等上市公司完全属于非相关产业多元化养猪。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与养猪原本无关的上市公司均是使用养猪以外的名义从股市募集的资金,在其主业因产能过剩生存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把巨额资金扎堆砸进养猪行业,势必会造成养猪行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将他们原来所在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带到养猪行业。

据报道,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无论主业是否与生猪养殖有关,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了“养猪”的行列,熙熙攘攘为利而来。分析人士认为,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看好目前生猪养殖业的高盈利性而进行短期业务拓展的,这将导致生猪养殖业的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降。另外,生猪养殖业受市场行情和瘟疫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大,企业的风险度也将加大。

据统计,全国的生猪价格已经从去年的20元/公斤,到6月跌破14元/公斤,生猪价格出现罕见的“熊市”。

国家发改委6月25日发布消息称,国家调控生猪价格取得初步成效,建议广大养殖户全面判断市场形势,积极配合国家市场调控,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适当缩减能繁母猪的饲养,减少后备母猪的补栏,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合力,尽快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的局面。

也有批评者指出,作为国企,武钢享有贷款、土地、补贴等政策优势,如今却要买地养猪,与猪农竞争,其行为带有很明显的不公平竞争之嫌。养猪市场是开放的、公平竞争的,武钢挟带着国企的优势,与贷款难、买地难、没有补贴的民企和猪农竞争,本身就带有与民争利的味道。而且武钢会否利用自己的国企地位,在“武钢猪”的销售上抢占有利渠道,进而部分地垄断当地的猪肉销售,也值得怀疑。

更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武钢股份及德美化工等业外股市巨头涌入养猪业,势必进一步挤压正在申请IPO的专业养猪公司的上市空间。

首先,对某些专业养猪公司的持续盈利构成威胁,使得专业养猪公司在盈利环节被卡在IPO的门槛外。

其次,专业养猪公司申请上市必须经过合法用地和环保达标等方面的严格审核,才可能从股市上融资扩大养猪规模。但是,武钢股份这些完全以养猪以外的名义从股市上募集的大量资金,却直接投入养猪行业,形成与专业养猪公司明显的不公平竞争。

“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一哄而上,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打下来一批。”阳谷县畜牧局副局长穆春雷说,“猪肉价格之所以周期性出现高峰和低谷,就是因为养猪门槛比较低,一旦一波市场行情到来,就出现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的局面。”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养猪利润其实不高但风险很大。他认为,任何一个外行者进入养猪业,都要面临一些相似的困难和挑战,除了资金投入,还要有专业人才和场地。后者相比过去,面临的困难更大。

对于大规模生猪养殖,首先要确定好养殖地点,现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对养猪都有严格限制,拿地要获得地方政府审批十分困难,因为养猪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养猪企业不仅不用缴税,还占用了很多耕地。因此,地方政府其实是不欢迎养猪的,更别说大规模养殖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