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规模化养殖利于避免猪价暴涨暴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9  来源:养猪巴巴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02

在我国,猪肉价格的涨跌从来都不是小事,国家相关部门在想方设法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猪肉价格。业内人士分析,要从根本上跳出“猪价暴涨暴跌”的怪圈,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化养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规模化养殖场的比重越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就越强,做到供需基本平衡,才能避免猪价暴涨暴跌。

我国七成生猪靠散养户供应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张照新说,规模养殖户更加重视对市场的研究判断,注重长期收益,不会简单、盲目地进行“追高杀跌”,其行为更加理性和稳定。提高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是减缓猪肉市场价格大幅和频繁波动的重要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生猪是由散养户供应的。而在美国,排名前20位企业的生猪养殖量,占到了总供应量的70%以上。发达国家在订单农业的保障下,其猪肉产量相对平稳。

广西食品公司总经理韦荣秀认为,虽然规模化养殖是走出猪价暴涨暴跌怪圈的必由之路,但对规模化养殖“门槛”也应有所提高,改变养殖产业无序管理状态。他说,由于目前养猪业没有明确的门槛,一旦猪价上涨,一些与养殖无关的企业就会纷纷进入养猪领域,造成猪价非正常波动。

规模养殖利于控制食品安全

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进军养猪业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武钢高调宣布要建万头猪场;网易老总丁磊进入养猪业已经3年,中粮、四川新希望等公司等也相继宣布养猪。早在2008年夏天,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外资也纷纷进入中国养猪业。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与饲料处副处长罗军说,企业进入养猪业是个好事情。随着土地、人工、饲养物资成本及服务费用等生猪养殖成本的大幅上扬,加大了散养户的成本压力。他认为,企业进军生猪养殖,有利于养猪业的稳定和发展,各级政府应对此给予鼓励和引导。还有专家认为,过度分散的生猪养殖,使疫病控制难度加大,进而影响到生猪的产量和价格。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更便于控制食品安全。

广西“地方猪”大有可为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猪肉肉质、口感上能更好一些,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土猪和特色猪种。”罗军说。

2011年,广西主推“黑猪”。黑猪是广西本地陆川猪与美国杜洛克种猪杂交的后代,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广西晨康力食品公司在南宁多家直销店销售的猪肉,主打的就是“壮乡黑”牌黑猪。武鸣县养猪协会会长罗明达也介绍,目前黑猪养殖已在武鸣发展到存栏5000多头,产品供不应求。

选择发展本地特色品种,走高端路线,罗军说,广西山好水好、地理环境优越,有陆川猪、东山猪、隆林猪、桂中花猪、环江香猪、德保猪、巴马香猪共七大地方猪品种,目前地方猪品种年出栏仅有200万头~300万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笔者从广西畜牧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全国核心种猪育种场有37家,广西占4家,位居全国前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