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甘肃省牛羊养殖从量向质转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7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91

日前,笔者从在甘肃省景泰县召开的甘肃省中部肉羊、河西肉牛、优质细毛羊新类群选育项目会议上获悉,甘肃省加快了牛羊新类群选育步伐,肉牛、肉羊、细毛羊生产开始从杂交改良向良种培育转变,这标志着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进入了由量扩张向质提升转变的新阶段。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甘肃省传统的优势产业。为提高牛羊良种生产供应能力,提升肉牛、肉羊及细毛羊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甘肃省农牧厅、省财政厅从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省级扶持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牛羊新类群选育,2010年安排300万元用于肉牛新类群选育;2011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中部肉羊、河西肉牛、陇东肉牛新类群选育;2012年安排550万元,在2011年重点选育的基础上,增加了优质细毛羊新类群选育。

甘肃省长期开展牛羊品种改良,为牛羊新类群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目前全省牛羊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3%和77%。目前开展的河西肉牛新类群选育,立足河西地区西门塔尔牛为主的优质肉牛品种,引进德国宝牛育种中心弗莱维赫牛,已选育出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的河西肉牛新类群。“中部肉羊”选育是在甘肃省中部9县(区)选择出10个种羊场进行实施,将通过5年时间建立“甘肃中部肉羊新类群”基础母羊群2万只、核心群1万只,开发选育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新类群。优质细毛羊选育是针对甘肃高山细毛羊普遍存在的羊毛偏短、净毛率低、油汗偏黄等缺点,通过导入澳美种羊血液,使其后代在羊毛长度、净毛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进,选育出适应广大高寒牧区生态条件的美利奴羊新类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