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安徽养猪场的“循环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8

核心提示:池州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现在像徐光友这样的生态养殖户越来越多,全市共建成(厕所、畜禽舍与沼气池) “三结合”沼气池7万余口。

6月13日上午,在东至县青山乡双港村佳友生态养殖场里,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发出隆隆的声响。发电机的旁边,伫立着一个巨大的沼气发酵罐。 “这个沼气罐有820立方米,养猪场的猪粪通过该罐产生沼气,再用沼气发电,保证我们养猪场的用电需求。 ”养猪场负责人徐光友介绍说。双港村地处皖赣交界、大山深处,较早发展养殖业。

“2000年,我们办了个养猪场,效益还不错,只是猪粪太多,不好处理。每到夏天,养猪场气味难闻,周围村民意见很大。我们寻思着如何合理利用 猪粪,既能增加收入,又不污染环境。 ”老徐说,2003年,他开始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在养猪场建了一个50立方米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烧水、做饭和冬天给猪圈加温。

“2008年,我们申请了国家大型沼气利用项目,建成目前这个沼气利用基地,每天能产生沼气300多立方米,发电200多千瓦时。养猪场的办 公、生活以及加工饲料、冬天给猪圈保暖等的用电,基本上可以自己解决了。一年下来,仅电费就节约7万多元。 ”现在,在徐光友的养猪场里,猪粪通过雨污分离沟流进沼气池,经过酸化变成液态,再用高压泵抽进发酵罐发酵,只要10天时间就变成了沼气。沼气的开发利 用,不仅为养猪场节约了开支,更让徐光友发展养猪产业的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今,只要提到养殖,老徐总是喜欢用“循环经济”这个词。

老徐还把沼渣、沼液当作有机肥种稻、养鱼并种植蔬菜、青饲料。今年,他通过租赁、流转,组合了200亩水稻田,生产生态稻米。 “用沼渣、沼液做肥料种出来的稻子,不打农药也不生虫,价钱是普通稻米的三倍。明年,我准备将水稻种植扩展到800亩左右。”老徐高兴地表示,“循环经济”新模式给他的养猪场带来巨大变化,现在一年即可节约各类成本近30万元。养猪场里存栏母猪400多头,年产仔猪8000头;包括皖赣两省在内的50多个农户,成为老徐生态养殖合作社的成员,年收入10万元至40万元。

“现在,我们正在申报新的沼气利用项目,准备再建一个1000立方米的沼气发酵罐,将来利用沼气发的电,不仅供我们自己企业使用,还打算上网销售,让周边群众也用上生态电。 ”徐光友说。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池州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现在像徐光友这样的生态养殖户越来越多,全市共建成(厕所、畜禽舍与沼气池) “三结合”沼气池7万余口,入户率达20%以上,沼气综合利用直接带动农民年增收1亿多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