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无论主业是否与生猪养殖有关,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了“养猪”的行列,熙熙攘攘为利而去。分析人士认为,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看好目前生猪养殖业的高盈利性而进行短期业务拓展的,这将导致生猪养殖业的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降。另外,生猪养殖业受市场行情和瘟疫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大,企业的风险度也将加大。 |
扎堆生猪养殖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盯上了生猪养殖业。
6月19日,据媒体报道,中粮肉食与中粮信托合作,在江苏东台试点发行针对规模化生猪养殖的金融投资产品,将外部资金集中于最易于标准化投资的后期育肥和成品猪出栏环节。该信托计划的规模为1500万元,期限为12个月可提前结束。
6月13日,主业为猪饲料的正邦科技公告称,拟在黑龙江省部分县市投资建设600万头生态养猪产业化项目,同时公司拟与北大荒投资合作,共同成立养殖发展产业基金,预期募集资金约10亿元,分别投入金额约1亿元。
6月11日,山西焦煤集团与双汇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山西太原市建设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计划年屠宰生猪200万头,加工肉制品10万吨,销售额将达30亿元至40亿元。
今年3月,武钢也宣布正筹建万头养猪场,争取生猪年内出栏。
在此之前,还有多家上市公司传出了养猪的消息。据《证券日报》报道,目前两市有将近30家公司拥有生猪养殖业务。
观察进入生猪养殖业的上市公司,有的生猪养殖在其主业范围内,而有的和其主业并不沾边。
“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从事生猪养殖业务的公司,如新希望、天康生物、雏鹰农牧、罗牛山山、新五丰、华英农业等都有不少资金用于生猪养殖产业链上,力图分享生猪养殖行业的高利润。众多公司盯上生猪养殖业务,主要是看好行业的盈利性、规模化和产业链整合发展下的盈利前景。”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终端生猪价格在延续年初下跌后,6月以来,生猪价格几乎“触底反弹”,持续上涨,带动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上涨。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生猪市场需求量较大,企业进入生猪养殖业也看好这个行业的产业模式,进行了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