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从禁养限养看东莞市未来养猪动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9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2

核心提示:如果今后各养猪企业都只能在适养区内养殖(一般适养区都划定在远离城市和村镇的山地中),而且场地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环保设施齐全,那么必将引起养猪投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升高。

今年5月份广东省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要求东莞市由环保部门牵头,今年底前研究划定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提出东莞市2012年~2014年每年生猪出栏将达到15万头,猪肉自给率达5%,规模养殖比例达80%;到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万头,猪肉自给率达3%,规模养殖比例达100%。

据悉,目前东莞市年生猪需求量在300万头左右,这就意味着,《规划》提出的本地生猪供给量只能满足东莞市年需求量的5%左右,尚有95%的生猪需求缺口,需要外地生猪填补。而且,2011年广东省肉猪出栏量达3664.1万头,由此可看出《规划》提出的东莞市年生猪出栏量占需求量很小,占广东省肉猪出栏量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这个《规划》本身的出台不会对广东省养猪业猪价有大的影响,对于东莞市来说,也只能起到应急供应的保障作用。

但是《规划》可能对以后各大城市生猪养殖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比如各地今后可能也规划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要求养殖企业选址须在非禁养区内;必须规模化养殖,生猪存栏量要达到500头以上;栏舍要设置合理,布局合理,猪场环境整洁卫生;污染治理有效,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饲养管理规范,不使用禁用药物、有毒有害物质和非饲用物质,不提炼和销售潲水油等。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城市用地的紧张和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这些要求应该成为以后生猪养殖的趋势,使养殖业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改变以往散、乱、脏的落后发展方式。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今后各养猪企业都只能在适养区内养殖(一般适养区都划定在远离城市和村镇的山地中),而且场地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环保设施齐全,那么必将引起养猪投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升高。另外,由于要求养殖规模化,散户不能进场,生猪的养殖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显然易见,由于养猪投入的加大、成本的上扬,以及散养户的锐减这些因素,猪价可能会有所升高。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养猪业如果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趋势不改变,大型养猪企业必将凭借规模化养殖、产业链发展和品牌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个由大型养猪企业主导的生猪市场,其质量必将更加安全,价格更加平稳,肉猪的品质也更能获得保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