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正邦科技斥资35亿元养生态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761

与“武钢养猪”和“山焦集团进军生猪屠宰”被指不务正业不同,正邦科技[9.82 9.97%](002157)斥资35亿元筹建600万头生态猪工程显得更为名正言顺,只不过,逾三年过去了,网易生态猪依然未见踪影,正邦科技所谓的生态猪能吃到吗?

正邦科技的生态猪梦

正邦科技原本是生猪饲料最大的生产商之一,2011年该公司生产的饲料规模高达450万吨,然而随着包括武钢和山西焦煤集团都纷纷踏入养猪业,正邦科技再也坐不住了,也酝酿在养猪业大展拳脚。

正邦科技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该公司本周三午间宣布,拟在黑龙江省部分县、市,投资建设600万头生态养猪产业化项目,未来五年内共需资金35亿元。

根据公告,拟建设的600万头生猪工程涵盖曾祖代猪场、祖代场和父母代自繁自养场若干个;为配套600万头生猪工程,公司将兴建饲料厂、屠宰场若干个及集育种推广、饲料科研、行政管理、培训服务为一体的东北总部大楼。

同日,公司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将给予公司600万头生态养猪产业化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共同推进公司在黑龙江省养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消息宣布后,本周三午后开盘,早盘持续徘徊在开盘价的正邦科技被直线拉起,最终大涨4.44%,昨日该股略微低开后瞬间即被大幅拉升,午后封死涨停,截至收盘,报收9.82元,涨停板买单为1.3万手。

“600万头”或还不是正邦科技的最终目标。据之前曝出的消息,正邦科技的发展目标是到2016年左右形成1000万头生猪规模,而目前该公司拥有的种猪仅为6-7万头,根据1:20的比例,预计这些种猪2012年所繁殖的出栏生猪也不过120万-130万头。

日前有消息称,正邦科技将在山西陵川县投资15亿元建设生猪养殖、屠宰等项目,其计划在三到四年的时间,建设年出栏50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一个,建设年产30万吨的配套饲料厂一座,建设年屠宰加工100万-200万头生猪及肉食品加工工业园。

将多重渠道筹集资金

在大规模扩张同时,正邦科技面临的资金缺口可想而知,其中未来五年仅600万头生态猪的投入资金规模就高达35亿元。

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正邦科技货币资金只有5.41亿元,去年净利润为1.19亿元,单纯靠自有资金根本无法实现目标。

“预计需要100亿左右的规模,但公司创始人考虑股权控制因素,更多会考虑从间接融资渠道取得。”华宝证券研究员邱俊灏此前指出。

在宣布进军600万头生态猪项目同时,正邦科技即与北大荒[7.92 0.76%]投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成立养殖发展产业基金,预期募集资金约10亿元,公司和北大荒投资作为主发起人,分别投入金额约1亿元,占比分别为10%.

上述华宝证券研究员称,如果有可能正邦科技将会在明年再进行一次增发。

2010年3月30日,正邦科技向包括大摩华鑫基金和江苏瑞华投资在内的8家机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57亿元,将主要用于饲料生产、生猪种猪育种。

◇行业观察

各路资金涌向养猪业

养殖企业大举进军生态猪行业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1年,雏鹰农牧[18.55 0.98%]就大手笔押宝“三门峡生态猪”,该项目总投资高达40亿元,年出栏生态猪100万头。

目前市场对生态猪并没有统一定义,雏鹰农牧养殖模式主要以放养为主,正邦科技可能是规模化养殖。

雏鹰农牧4月12日公告称,拟投资4.5亿元建设襄城县年出栏30万头生猪产业化基地项目;4月18日,雏鹰农牧表示,将在西藏米林县投资3亿元,进军藏香猪养殖项目;5月22日,雏鹰农牧再发公告,拟投资20.2亿元在卫辉市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产业化基地项目;同时拟投资不超过4亿元,在尉氏县建设4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仅对其公告的项目粗略统计,雏鹰农牧在建项目总投资已经超过70亿元。

早在2009年初,网易CEO丁磊就宣布进军生态猪行业,称已租下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1200亩地作为养猪基地。三年过去了,堪称豪华的网易猪场依然未完工,据最新的消息称,将于2012年11月建成,而消费者要想吃到“丁家猪”,至少得到明年年底。

武汉钢铁集团总经理邓崎琳今年3月份也透露,今年武钢准备建万头养猪场,而且年内就出栏,一时间引发业内热议,而就在日前,山西焦炭集团也宣布,进军生猪屠宰业。而此前,中粮、复星和联想等也均宣布进军养猪业。

为何各路资金均涌入养猪业,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显然是趋利性所致。数据显示,2011年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为每头1300元,销售批发价为1800元,净收入500元,利润率约为22%.

除此之外,生猪养殖受到热捧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家给予财政补贴。根据农业部规定,标准化规模养殖在3000-10000头的,国家给予80万元的财政补贴。

而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目前国内养猪业集中度极低,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大行业小公司的格局。目前,国内养猪业排名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场占有率仅达1%-2%,而中国农业正经历着转型关键期,生猪养殖也须实现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企业涌入一个行业,往往会形成供给过剩的状况,而此前生猪价格大涨大落的前车之鉴,也值得众多新加入养猪的企业重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