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养猪新政:今后几年东莞仅6个镇可以养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5  来源:东莞时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39

曾经有人建议,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莞可以放弃养猪业,因为养猪“吃力不讨好”:产值不高又污染环境。按趋利避害的逻辑,东莞“禁猪”应该是一举多得的。

养与禁,这些年大家争论不休。现在,这些争议终于有了结果:即东莞要养猪,但不鼓励养猪业发展,今后几年,东莞每年的生猪出栏数量15万头,这也是省里给东莞下达的任务。

下来,东莞将确定哪些地方可以养猪。尽管还没有划定适养范围,但可以肯定的是,受限于众多条件,东莞今后没有几个镇再养猪了。不过市民不必担心没猪肉吃,因为东莞的生猪这30年也没有自给自足过,主要靠吃外地猪。况且,现在有了供莞生猪定点基地,一年750万头的生猪供应量,足够市民吃上两年了。

养猪新政

年底前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市农业局、国土局、环保局日前联合下发《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今年底前东莞将研究划定生猪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猪场不得位于石马河流域及纳入大市区规划发展以及列入“省中心镇”镇街,且远离水源地、敏感区和中心区。

《规划》提出,2012年-2014年东莞市每年生猪出栏将达到15万头;2015年-2019年每年生猪出栏达到15万头;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万头。《规划》要求,今年底前研究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规划分一期规划(2012-2015年)和二期规划(2016-2020年)。其中一期规划主要任务是按照选址合法、规模养殖饲养管理规范等条件,在现有生猪养殖场中选择保留一部分猪场,实施挂牌养殖。二期规划的重点是明确生猪养殖准入条件,统一生猪养殖申办程序,严格生猪养殖准入制度,依法审批和管理生猪养殖场。

养猪要具备哪些条件

1、选址须在非禁养区内

猪场必须位于《东莞市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设置的非禁养区内,且不得位于石马河流域的凤岗、塘厦、清溪、樟木头、常平、桥头、谢岗镇,不得位于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寮步等纳入大市区规划发展的镇街,不得位于被列入“省中心镇”的13个镇(注:寮步、麻涌、虎门、长安、厚街、大朗、樟木头、塘厦、凤岗、常平、桥头、石碣、石龙),不得位于完全不设村委会的镇街(注:黄江、莞城、万江、南城、东城、虎门、长安、厚街、樟木头、塘厦,共10个镇街),不得位于松山湖高新区、生态产业园、虎门港和长安新区;并远离水源地、敏感区和中心区。

2、生猪存栏500头以上

2011年8月25日前已有生猪养殖并持续养殖至今,且养殖规模必须达到或高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即生猪存栏500头以上。

3、栏舍设置合理

猪舍采用砖混或类似结构建造,坚固通风,具备抗风防寒防暑能力,美观整齐,布局合理,猪场环境整洁卫生。从业人员居所与栏舍、栏舍与栏舍之间保持一定间隔。有患病生猪隔离圈舍,有隔离、消毒设施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有熟悉兽医防疫技术的人员,防疫制度健全。

4、污染治理有效

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或按标准配备鱼塘且不造成污染。猪场污染物不直接排入江河、河涌、水库。不使用塑胶等工业废料为燃料。

5、饲养管理规范

建立了养殖档案,自觉实施免疫,不使用禁用药物、有毒有害物质和非饲用物质。不提炼和销售潲水油。

“生猪规划”解读

东莞发出放开养猪业信号?

本地年出栏15万头猪只占需求量的5% 保障应急供应

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科科长张伟华说,印发这个《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我们没有用“生猪发展规划”的字眼。事实上,东莞现在土地使用紧张,适合养猪的地方也有限。出台这个规划也使得东莞的生猪政策明朗化、清晰化。

提出这个规划,是因为上级部门有要求,省下达我市生猪养殖任务为每年出栏量15万头。同时,我认为,出台生猪生产规划,保留并规范适量的生猪生产,有利于保障我市生猪应急供应和肉食安全,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尽管15万头的量不大,只占到东莞每年生猪需求量的5%左右,但在极端天气的时候,还是能够起到应急供应的作用的。比如说,像遇到2008年雪灾那样的天气,湖南等地的猪运不到东莞这边来,那么有了这些本地养殖的生猪,也能缓解一下紧急供应情况。

还有哪些镇街可以养猪?

符合养猪条件的只有几个镇街

张伟华坦承,对生猪养殖场的选址,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说养猪场不得位于被列入“省中心镇”的13个镇、不得位于完全不设村委会的镇街,不得位于石马河流域的镇,不得位于松山湖高新区、生态产业园、虎门港和长安新区等条件下,剩下来只有少数镇可以养殖。估计到最后只有横沥、企石、中堂、道滘、洪梅、沙田等几个镇符合条件可养猪,但最终哪些镇会申请养猪,现在还说不准。

尽管省里有任务,但东莞这边不会强行摊派到非禁养区的镇非要养猪,不会作这些硬性规定的。15万头的年出栏量,也不算大,符合条件的几个镇当中,有几家大型的养猪场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划定生猪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仍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仍有待有关部门商讨确定。

对东莞的生猪业有哪些影响?

不可能去鼓励发展养猪业

张伟华表示,我们规定了养殖规模,即生猪存栏500头以上。适度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生态养殖、清洁生产,可以实现生猪养殖业、土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出台这个规划后,东莞生猪养殖业趋向规模化、规范化,改变以往以个体为主略显散乱的发展方式,产业科技含量、污染治理能力都会提高;从零售市场方面来说,更规范的上游,加之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也会导致更多高端品牌和产品的出现。

不过,不少养殖业人士表示,以目前东莞的经济现状,不可能去鼓励发展养猪业,因此工业化的东莞,养猪业式微是可以预见的。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