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与2009年发布的《预案》相比,在生产、价格信息监测统计发布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并加入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内容,由单方面防止价格下跌过快正式转入双向价格调控。
生猪价格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一路飙升,去年年底每公斤价格已接近18元,“猪通胀”也让CPI水涨船高,直到“双节”的需求高峰过后才开始有所松动。由于生猪行情走好,自去年7月以来,在产业政策、养殖收益推动下,生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周期决定了春节后的持续出栏潮,短短几月时间,生猪价格又徘徊在14元/公斤以下,较去年同期下跌近8%,猪粮比价在4月11日以来,超过1个月时间维持6:1之下,如此大起大落的波动的确有悖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海通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本次调控主要目标为控制猪粮比在6:1到8.5:1,此前为不低于5.5:1;辅助目标为母猪月存栏量同比变化-5%到5%,此前为不低于4100万头;猪粮比价的预警周期由之前的“连续四周”变为“一段时间”,相比之下显得更加灵活,并能反映出真实的经济状况,贴合市场。此外,加入涨价调控之后,形成了完整的双向调控体系,这既能保证养殖户的利益,又能更好的控制物价,对通胀的调控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