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生猪最低保护价”主意好实行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14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01

核心提示:我国十年内生猪价格走向,形象地称其为“十年三轮回”,即由暴涨到暴跌,再到暴涨,然后又跌,如此反反复复。总结起来,专家表示,散养户过多、供求“两张皮”、调控不科学等因素是猪价不稳根本原因。

“猪又没法养了,卖多少赔多少”……与1月末约每公斤18元的高价位相比,5月初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跌破每公斤14元,养猪户直呼“赔不起”。对此,有人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对生猪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主意虽好,但实行却很难。

业内人士分析了我国十年内生猪价格走向,形象地称其为“十年三轮回”,即由暴涨到暴跌,再到暴涨,然后又跌,如此反反复复。总结起来,专家表示,散养户过多、供求“两张皮”、调控不科学等因素是猪价不稳根本原因。

散户过多,导致养殖数量难以有效预测与调控;供求不对称,供应少时暴涨,暴涨的刺激又造成了供应的无节制增长,然后供过于求,出现暴跌;而相关部门在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之时,又无法有效引导与调控。于是消费者与养殖者在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中,经受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从今年生猪价格走低,以及部分地区生猪价格的暴跌上,我们不难看出,供过于求成为最大的原因。一方面,受去年猪价大涨刺激,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量增加;另一方面,近期我国猪肉需求量相对固定,加之天气转暖,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需求量甚至出现下降。

显然,生猪价涨有其成因,价跌也有市场因素。虽然一些养殖户会因此而亏损,但如果就因此提出建立“生猪价格最低保护价制度”,理由显然不够充分。其 一,我们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自有其规律和法则,处在市场中的经营者,也不能梦想着成为温室里的盆花,经不起市场的“风吹雨打”。其二是生猪保护价最终由纳 税人或者消费者埋单,而消费者如果选择不埋单,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十年三轮回”的周期。

没有保赚的生意,也没有从不亏损的行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做的,是要加强引导,适当调控,统计与总结一定区域和全国的生猪需求水平和供应水平,然后做好统筹安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