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湖北长阳政协:养殖业滥用抗生素令人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21

笔者对养殖业的抗生素不当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存在的问题特别让人忧虑。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家畜家禽的疾病日益复杂,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而且已经达到了滥用的程度了。某养猪大户透露,“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很简单,预防细菌性疾病,离开抗生素,猪简直没法养。”养猪集约化程度的加强,养殖密度不断增大,疫病成了养猪成功与否的最大障碍。蓝耳病、猪高热病等疫情令养殖者色变,这更使得“加药保健”有了用武之地,添加抗生素被各个养猪场视为养殖成功的法宝,越走越远。

养鸡也不例外,某肉鸡养殖场场主说,在他的养殖场里,一平方米要养八九只鸡,50天左右就能出栏。“在饲料或清水中添加抗生素和激素是维持禽肉高产稳产的必须手法,养殖生产都离不开抗生素”.

水产病害控制同样是依靠使用各种抗生素,而且盲目用药现象也很严重。高密度养殖产生的病害问题,使得大量投放多个种类的抗生素成为水产养殖的常规选择。

饲料企业和商户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把抗生素类原料用作饲料添加剂,有的直接注明“成本低,见效快,疗效好。”养殖户也是直言不讳,“作为养殖户,我们是很实在的,什么药药效好,价格便宜,我们就用哪种。”

据有关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46.1%被用在了畜牧养殖业。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养殖业处于一种恶性循环,因为抗生素药物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动物肠道微生物环境,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抗感染的能力特别差,从而造成疾病继发频发,然后又大量依赖抗生素。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养殖业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养殖产品抗生素残留,这就如同一颗隐形炸弹,蛋奶、禽畜、水产品  抗生素正在从各条食物链源源不断侵入人类肌体。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轻者可致人出现过敏反应,重则出现各类毒副作用,并可能诱导人类出现原发耐药性。长期食用含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很有可能发生像“非典”那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因为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如果这些细菌再传播到人身上,就会无药可医。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和《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将29种抗生素列为禁用兽药,但是,在畜禽产品生产、销售环节方面尚没有建立严格的监控和限制措施,开展兽药残留监控、检测工作和打击、查处在动物生产中使用违禁药物等执行力度不大。上述措施仍停留于文字阶段,难于遏制养殖中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发生。

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对养殖业中的抗生素滥用现象进行监管,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有关部门要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和办法,健全监测体制,确定机构和人员设置,并落实责任制。应该像重视监管“瘦肉精”一样,重视监管滥用“抗生素”.对抗生素残留量制定严格的检查标准,要像出口的产品那样,先有企业自检,然后管理部门抽检,对每批上市的禽畜类肉产品都要进行抗生素残留等检测。对大型养殖场要进行随时随机抽检,如发现问题要重处重罚。使其不敢违规,不敢铤而走险。

二、加强饲料的监管。对饲料企业和批发商的饲料产品要随时随机抽检,对大型养殖场正在食用中的饲料也要进行抽检,并加大违规的处罚力度。

三、提高养殖业准入门槛,对养殖户进行培训。提高守法意识和道德素养,消除认识误区,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密度,采取科学的防病治病措施。

四、借鉴遏制人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比如,实行处方药制度,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零售药店必须凭兽医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销售。提高兽药销售门槛,抗生素类药品只能从防疫部门等正规渠道购买。把好销售关、用药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