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养殖市场的变化
1.养殖规模化已成气候
根据笔者对禽养殖市场的观察,目前存栏在40万以上的种鸡场已经有十几家,这样的养殖趋势也是在近两年才崭露头角的,随着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养殖企业越来越重视规模化、效益化,通过提高单位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取得效益,以前粗放化的管理模式或为图一时便宜而使用低价兽药制品企业的养殖场越来越少。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兽药生产企业,生产和研发已经不能再依靠原来的凭感觉经验了,企业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从业人员素质在提升
越来越多的畜牧养殖从业者开始注重自身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于应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管理自己的养殖企业的能力。在几年前,很多的个人畜牧养殖者只是将养殖作为谋生的工作或者赚钱的工具而已,如今,伴随着规模效应的影响,多数养殖从业人士都是在做企业化运作,养殖的目的已经上升到做事业的高度。
尤其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洗礼,一些有远见的、在以前完成原始积累的养殖企业老板,开始重视自己的企业发展,开始加强自己和员工的学习培训;开始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畜牧企业;同时,也开始涌现出一批专业的养殖场职业经理人。他们和其他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一样,用自己专业的眼光和从业的经验来管理这些养殖企业,获得自己不菲的报酬,当然也给企业带来好的管理理念;当然这个行业的职业经理人还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学习的,毕竟他们和其他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对象还有些不同,除了对人的管理还有对养殖对象的管理。
除此之外,伴随着终端养殖市场的成熟,单个养殖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之专业化的从业人员,使有些个体养殖场已经开始在兽药采购上尝试投标制议价,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从事兽药生产的企业、销售人员、经销商在服务这些养殖者时,产品价格越来越透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价格一再降低利润一再被挤压。与此同时,低价已经不是一些规模养殖场所考虑的唯一竞争和选择要素,他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附加值和安全、可靠性,因此在终端销售过程中,兽药企业尤其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压力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