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钢材价格抵不上四两猪肉,绝非钢企将资本延伸至养猪行业的理由。如若按重量测算,一台iPhone4S是137克,四台能凑成一斤。那么一斤iPhone4S能买1500多斤猪肉。
“养猪”被当下的企业界纷纷看好。继有媒体传出知名互联网公司网易养猪的消息之后,曾被冠以“钢铁侠”名头的国内大型钢企武钢集团近日也宣布,将投巨资建造年产猪逾万头的大型养猪场,并成立城市现代服务公司,全方位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直观看来,在如今钢材市场疲软的环境下,武钢谋求多元化发展是受到“自救”本能的驱使。而且,国内养猪市场尚处于零散养殖的状态,武钢挟大笔资金介入必然可以形成强大的规模优势。但需要提及的是,多元化发展对企业而言并非一劳永逸的强心剂,为此放弃主业做大做强更是本末倒置之举。
目前,钢铁业正处于市场周期的低谷,国内各大钢企均步入到了“微利时代”。去年中国钢企利润率不足2.5%,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约6.5%的平均水平。在主业举步维艰的困难时期,武钢高调宣布将涉足养猪业,并雄心勃勃地表示,自己养猪不仅要满足数万职工的吃饭需求,而且争取在今年内市场上就能看到“从武钢猪场里出栏”的生猪。此外,武钢还计划在武汉周边的郊区,包下几个山头购买几千亩土地,用于养鸡养猪种菜,开展立体生态养殖,产品除供给武钢后勤集团,还可在市场销售武钢牌蔬菜。以此观之,大型国企仿佛又要回到“企业办社会”的年代,包揽职工的后勤生活了。
事实上,武钢决定涉足养猪等农业领域,还是受到市场格局变化的压力。现在1吨螺纹钢的市场价格大概是4700元,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已接近26元,折算下来一公斤钢材价格抵不上四两猪肉。而且,养猪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准入的门槛非常低,武钢只需从主业中剥离少数资产就可能轻松成为养猪业的大佬。
其实,近年来与之想法不谋而合的企业不在少数,联想投资、九州投资等本来与农牧业毫不相关的企业也试图在养猪领域分得一杯羹。殊不知,当养猪受到各路资本垂青的同时,市场风险也在潜滋暗长之中。早在2008年,猪肉在高价区徘徊,也曾吸引许多社会资本纷至沓来,但在随后年份里猪肉价格回落,那些盲目进入的资本只能是铩羽而归。虽然武钢去年在非钢领域获得390亿元产值,相当于当年营业额的近20%,但包括养猪在内的多元化投资盈利持续性却值得商榷。
需要指出的是,多元化经营并不一定就是企业脱困的法宝。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曾在上世纪90年代名震空调业的春兰公司,如今却从消费者的视野淡出了。这与其盲目资本扩张有关,摩托车、洗衣机、汽车等项目无所不包,以至于最后难以在任何一个领域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