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达州市畜牧食品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春季动物防疫暨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客观分析了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部署了全市春季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市、县畜牧部门把实现“两个确保”作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确保我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是扎实做好以集中免疫为主的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从2月25日至4月25日,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对全市近1.3亿头(只)畜禽的春季集中免疫工作。确保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规定要求以上。同时做好圈舍消毒、动物卫生检疫和免疫抗体监测工作,要求畜禽圈舍有效消毒面达到100%,动物产地检疫乡镇开展面达到98%以上、屠宰场屠宰检疫率达到100%,种畜禽场和大型养殖场监测面达到100%,散养户乡镇监测面达到100%。5月份,市畜牧食品局将组织开展各县市区动物免疫效果交叉检查,随机抽取动物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监测,并就免疫和监测情况制发《督查通报》。二是毫不松懈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和体系;乡镇要在畜牧兽医站增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今年第三季度末完成,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乡镇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同时要做好“六项检测”,即加大养殖、屠宰环节生猪尿液“瘦肉精”快速检测;加大流通环节肉品质量检测;加大饲料全覆盖监督抽样检测;加大兽药GSP认证和不达标经营企业的查处;加大鸡鸭肉蛋等畜禽产品的兽药残留抽检;加大生鲜乳中三聚氰胺、黄曲霉素的抽检。三是严管严惩经营病死畜禽及其肉品的违法行为。加大动物卫生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实施放心肉工程;严把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关,进一步完善检疫申报点建设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市县联动,今年5月底前全市统一执法着装、规范文明执法,公开设立举报电话,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打严惩经营病死畜禽及肉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