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至18日,第三届东南亚(广西)国际水产畜牧交易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上百家外来参展兽药生产企业与南宁为数不多的参展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外强”的大举进攻,南宁本土的兽药企业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只有弥补四大发展缺陷,才能追回失去的市场,从而走出国门。
筑巢引凤 百企入邕齐“掘金”
据了解,东南亚(广西)国际水产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创办于2005年,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契机,搭建一个中国与东南亚在水产养殖、禽畜养殖、饲料、禽畜医药等方面进行展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历届东南亚(广西)国际水产畜牧业交易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广西、南宁引起了海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广西丰富的水产畜牧资源更成了各方投资者“掘金”的富矿。本届东南亚(广西)国际水产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在前两届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展会通过举行商品交易、企业产品发布、投资洽谈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国内省市及越南、泰国、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上百家知名企业和单位参展,展位达200多个,参展品种涉及畜禽水产养殖产品和加工产品、兽(渔)药、饲料、渔牧机械设备等。
“敌强我弱” 受约于四大障碍
记者在会场转了一圈,发现占据绝大部分展位的是来自外地的兽药企业,广西本地的兽药企业所占数量并不多。广西的兽药企业缘何不敌外地企业?南宁是我区的农业大市,近年来,畜牧饲养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推进家禽养殖业规模发展,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家禽饲养模式,成效非常显著。2005年,我市畜牧肉类总产量达46.48万吨,同比增长10.71%。畜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兽药业的发展。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南宁兽药业并没有因为畜牧业的发展而壮大。谈到南宁的兽药市场,广西精通派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文江感慨地说:“广西兽药市场如此巨大却被外来企业占据,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南宁兽药企业主要存在四大问题。”朱文江分析认为,南宁兽药企业首先最大的缺陷是企业缺乏管理,虽然广西资源丰富,但很多是家族经营模式,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另外,从养殖情况来看,集约化养殖场少,散养户多,这必然影响兽药市场的份额。其三是产品定位不好,目前南宁的兽药大都以治病型用药为主,忽视了预防型用药的开发研制。最后是研发定位不足。很多企业现在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销售上,使得销售投入无限膨胀,而忽视前端的新产品研发和后端的售后服务,缺乏前动力和后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南宁很多兽药企业往往显得不堪一击。在2005年国家对所有兽药企业强制实行GMP管理的飓风行动中,南宁很多小作坊式的兽药企业被淘汰出局。“目前广西的100多家兽药企业仅有二三十家通过国家的GMP认证,南宁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南宁市桂中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展翅腾飞 夺回失去的市场
南宁兽药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市兽药生产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优势,革除弊端,才能夺回失去的市场。朱文江在分析南宁兽药业发展的优势时,首先肯定了南宁的地理优势。南宁市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宁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地缘优势。南宁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双向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更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的合作交流和经贸往来。随后,朱文江对南宁现有的兽药三大优势资源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中草药资源。他表示,中药制兽药无残留,因此今后在兽药的发展中,中药将成为兽药开发的主要原料,南宁地处亚热带,中草药资源丰富。其二是南宁的集约化养殖场不断增多,这必然使兽药的市场份额增大。其三是广西大多数兽药企业有着良好的口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西拥有一些享誉全国的兽药品牌,如果把这些企业激活,会推动广西兽药的第二次腾飞,也将带动南宁兽药企业的发展。在朱文江看来,劣势与优势常常是相辅相承,可以互相转化的。“原来南宁兽药业存在劣势,说明南宁的兽药业发展有很大的弹性提升空间,这些劣势改变了,就可以成为优势。”朱文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