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11:新疆现代畜牧业加速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13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6

2011年,新疆畜牧业在定居兴牧、牲畜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草原生态保护等方面稳步发展。推进了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民生改善、农牧区和谐发展,多项目标任务创下新高。

记者 李峰:“现在我手里拿的是刚刚出炉的2011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总结报告。在这份工作总结当中有这样一些数据,2011年完成了国家、自治区级的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建设项目是180个,其中肉牛、肉羊是35个,奶牛37个,显示出来的产量是这样的,肉、奶、蛋的产量分别达到了230万吨、270万吨和36万吨。”

今年,面对区内外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供给压力加大的形势,自治区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伊犁州在各县都建起了托牛所,实现了统一饲养,管理,挤奶、出售的模式。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农民马玉东把牛放入养殖小区托管以来,由于管理科学,卫生,每公斤牛奶交售价格比市场价高出0.3元,每月每头牛多收入130元左右。

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农户 马玉东:“这个地方,对老百姓也放心,喝奶子的人也放心,也对我们喂牛的人也方便。”

巩留县副县长 加列力:“我们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我们的奶产品达到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第二是农牧民致富打一个很好的基础。”

截止11月,伊犁州实现畜牧业产值53.9亿元,农牧民人均新增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份额达350元。和伊犁州一样,在新疆的很多县市,畜牧业正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作为自治区22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的牧民定居工程,今年也实现了大发展,完成定居12635户,完成投资126773万元。越来越多的牧民们体会到定居带来的便利。

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定居牧民 哈勒泰:“定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这里有学校、有卫生院,交通方便,可以看着电视。扩建了暖圈,牲畜也不会丢了”。

定居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牧业生产模式,还能缓解草场放牧压力,推动退牧还草、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奖励等多项工作。目前,2011年自治区计划拨付的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款1.8亿元已全部拨付到各地。国家向新疆投入的19.07亿元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资金已全部下拨,实施了1.5亿亩草原的禁牧,和4.5亿亩草原的草蓄平衡。

自治区畜牧厅厅长 沙尔合提·阿汗:“把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效、增收作为一个核心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国家和自治区实行良种补贴、牧草补贴、防疫补贴,等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畜牧业积累了很好的发展积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