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畜牧业发展必然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96

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规模养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成效突出,但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有时候甚至比以往表现得更加紧迫,继续下大力气、毫不松懈地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别无选择。

今年,农业部继续在全国创建500个示范场,各地按照部署,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理念深入人心,规模养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4%、30.6%和62.9%。

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这一轮生猪价格上涨,同比涨幅大,持续时间长,最高涨幅(今年6月第5周)达86.6%,涨势已持续15个月,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成为领导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析此次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除养殖成本持续攀升、前期生产的周期性调整等外,散养户退出加快是重要的因素。据农业部对2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7月份养猪户占所有农户的比重为22.74%,比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比2009年下降2.8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约750万养殖户已经退出养猪业。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特别是受比较效益低、疫病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分散养殖户逐步退出养殖业难以避免,这一势头也不可逆转。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仅是弥补部分散户退出、增加市场供给的客观需要,而且还是克服散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盲目跟风问题,促进生产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近期的监测情况看,规模养殖场(户)是当前增养补栏的主体。因此,保障畜产品市场稳定有效供给,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方向不可动摇。

防范动物疫病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去冬今春,受异常气候影响,我国一些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部分地区仔猪成活率明显下降,个别养殖场(户)死亡率超过50%,这对于原本低迷的生猪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推动了生猪产品价格的上涨。基层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散养户设施设备条件简陋,大多缺乏保温防寒措施,仔猪死亡率较高,而规模养殖场(户)发病明显较少,死亡率也较低。实践证明,不论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还是常见病的防治,难点和重点在散养农户,主要是散养户设施化水平低,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在养殖亏损时,降低饲养管理水平,疫病发生的风险更大。因此,只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才能彻底改变散养户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才能真正有效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继续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创建是基础,示范是核心,成效是关键。开展示范创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是新形势下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效手段,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一要着力于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真正把标准化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场评选出来;二要着力于标准化示范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加强对挂牌示范场的常态化监管,决不允许标准化示范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决不允许标准化示范场成为环保部门通报整改的负面典型;三要着力于引导示范场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真正把示范场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贯穿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工作实践中,全面提升我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好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把好使、实用的技术推广到生产一线。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高规模养殖设施化水平。这几年,畜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资金总量不断增加。2011年,中央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项目资金达到36亿元,覆盖了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6大主要畜种。这些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资金在增加,当务之急各地必须按照中央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基础设施改造,不断提升设施化水平;要加强政策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确保项目实施公开、公平、公正。

以标准化推进为核心,提升规模养殖水平。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既要上规模、更要上水平。标准化才是畜牧业生产的本质和核心,是示范创建的主要内容。离开了标准化的规模养殖,无异于集中的散养,隐患更多,风险更大。最近,农业部从去年创建授牌的标准化示范场中优中选优,遴选出149家典型示范场汇编成《百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参考书,为各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借鉴。搞标准化规模养殖必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共同推进。在硬件方面抓好圈舍和设施设备建设。在软件方面,一方面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另一方面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或规程,规范生产过程,真正做到“物有技术标准,事有管理标准,人有工作标准”。

以粪污处理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的同时,畜禽废弃物处理问题日益成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瓶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