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县全面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9月8日,龙江县畜牧兽医局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门前机车轰鸣,人头攒动,很多人搬的搬,抬的抬,进进出出,好不热闹。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前来领取2011年秋季动物防疫疫苗、器材等物资的。
多年来,龙江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始终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一整套防疫预案和防疫措施,签订了防疫责任状,并且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的龙江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切切实实把这项“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抓好。
今年,龙江县还印发了《关于开展秋季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督促,主管领导要高度负责,精心组织,要认真安排部署,畜牧兽医站要认真开展好当前的各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一是加强免疫,及时做好补免补注。要按照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龙重防指字[2011]3号《关于印发<2011年龙江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做好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达到应注畜100%的免疫,对病弱、孕畜和新近购入的牲畜要及时开展补注工作,在做好牛羊O型和亚洲I型双价、猪O型免疫的同时,必须做好奶牛A型的强制免疫工作。疫苗不足的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报告,各乡镇(场)要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应对,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做到“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
二是宣传引导群众认真开展消毒工作。由于今年气温偏低,气温变化不定,极易导致牲畜传染病的发生,为了防止外原侵入,各乡镇场要深入宣传引导群众开展一次彻底的消毒工作,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要充分利用草木灰、生石灰、白灰、各种消毒药品对圈舍、场地、用具、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起到防止外原传入,消灭各种隐患,确保疫情稳定。
三是加强疫情管理,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各乡镇场一定要充分发挥疫情报告员的作用,随时掌握外引偶蹄动物的情况,一旦发现疑似疫情要马上按程序逐级上报,县指挥部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确诊定性,采集病料送省进行定性,在此期间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综合性扑灭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四是各乡镇要做好外引偶蹄动物的管理。各乡镇场在外引偶蹄动物时,一定要按照龙牧渔字[2010]58号《关于组织引进奶牛和肉牛建议应注意事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执行,做好申报、检疫、隔离、免疫、观察等“双向检疫、双向隔离”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各乡镇一定要要求各村加强管理,随时掌握偶蹄动物的买进卖出,对买进的偶蹄动物一定要按程序做好检疫、隔离、免疫、观察等项工作,符合要求后才能混群饲养。
五是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各乡镇要做好农村集市、畜禽产品经营场所、仔猪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消毒工作,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要求,及时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报告,采取就地封存,就地销毁,坚决防止疫原流动,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六是加强储备物质的完善更新和保管。应急储备物质是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是绝不可缺少的。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和县政府的要求,各乡镇要在原有储备物资的基础上要完善、要更新,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防控物资应储备明细和数量为:防护服15套、防护靴15双、防护口罩200个、防护镜15个、线手套200付、胶手套50付、应急灯15个、免疫器材30套、喷雾器每村5个备、编织袋200个、消毒药0.2吨、生石灰5吨,应急储备资金5万元,保障应急之需。确保疫情稳定,防止疫情发生,巩固龙江县的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