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青海省海西州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25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9

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是青海省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海西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进展情况及主要做法整理如下,供各地学习借鉴。

一、生态畜牧业建设进展情况

一示范村建设进展情况。5个示范村总户数324户,入社户数288户,入社率达到88.9%;共有可利用草场面积249.49万亩,入股177.03万亩,入股率71.53%;入股牲畜56718头只,其中天峻县快尔玛乡纳尔宗村入社牧户37户,入社率82%,入股可利用草场9.24万亩,入股率57%,入股牲畜8717头只;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柴开村,入社牧户32户,入社率100%,入股可利用草场25.89万亩,入股率86%,入股牲畜7858头只;都兰县沟里乡智玉村入社牧户96户,入社率89.7%,入股可利用草场60.62万亩,入股率84.4%,入股牲畜10600头只;乌兰县茶卡镇巴里河滩村入社牧户46户,入社率96%,入股可利用草场14.6万亩,入股率68%,入股牲畜14600头只;德令哈市蓄集乡察汉哈达村入社牧户77户,入社率83.4%,入股可利用草场66.68万亩,入股率74.5%,入股牲畜14943头只。

二启动村建设进展情况。去年,在全州选择了65个牧业村作为生态畜牧业建设启动村,比省上下达的建设目标任务超额15个,其中天峻县23个村、乌兰县10个村、都兰县10个村、德令哈市12个村、格尔木市10个村,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65个,入社户数达到4420户,入社率为78.2%,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制定了牲畜和草场作价入股方案,为今年优化畜牧业资源配置、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以合作社统一组织的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同时,65个合作社全部完成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机构代码、银行开户许可等证件办理和合作社公章、财务章和法人章刻制工作,做到了“四证”、“三章”、“一书”齐全。目前,各县(市)正在陆续组织和动员已入社牧户按照牲畜和草场作价入股方案开展入股、牲畜重新组群及划区轮牧等工作。

三建设村工作进展情况。海西州计划2011年建设51个生态畜牧业村,其中天峻21个,都兰17个,格尔木10个,大柴旦2个,茫崖1个。目前,各市(县)、行委已编制完成《2011年生态畜牧业建设村实施方案》,计划7月份前组建完成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8月中下旬进行草场面积、牲畜头数核实等基础工作,11月底前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机构代码、银行开户许可等证件办理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海西州成立了以州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省级联点单位和州直15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畜牧业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专人主抓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州、县农牧部门建立了业务单位联片包点督导制度,由州、县畜牧站、草原站、农经站、疫控中心联点督导生态畜牧业建设。各市(县)、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生态畜牧业建设领导小组,将生态畜牧业建设纳入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州委、州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州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总结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合作社和先进个人,并通报了2010年度全州各市(县)生态畜牧业建设情况、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二总结典型经验,明确主推模式。海西州在认真总结前三年生态畜牧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把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作为全州的主推模式,即按照“划区轮牧,合理载畜,整合资源,多种经营”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理念,以草场、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模式,通过推广“梅陇模式”,初步实现草地畜牧业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用工统筹化、营销市场化,努力开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局面。

三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农牧部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生态畜牧业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任务以及具体措施,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州农牧局编印发放了蒙藏文版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意见500份。同时,充分利用全州村级换届选举召开的牧民群众大会、座谈会等各种机会,广泛宣传生态畜牧业知识,消除群众顾虑,为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抢抓国家对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积极申请项目,争取建设资金,努力改善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州政府特别安排了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生态畜牧业建设。其中,1300万元用于支持65个启动村建设,10万元用于梅陇村开展草场流转,30万元用于培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75万元作为生态畜牧业工作经费,60万元用于生态畜牧业奖励经费,25万元作为生态畜牧业考察经费。目前,1500万元扶持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虽然进展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的目标任务,但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基层干部和牧民群众思想认识模糊、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急需提高、工作任务重等困难和问题。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农牧部门及联点单位正在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并狠抓落实,确保完成2011年生态畜牧业建设任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