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农村畜禽养殖环境目标责任考评。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核奖励的办法》,把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作为一项考评的主要内容,实行严格考核。
二制定《莱西市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根据青岛市局《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将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划分为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目前,规划初稿已经基本完成。
三制定《莱西市畜牧养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以强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主线,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实施畜禽养殖“退户进区”为重点,按照生态、安全和循环型畜牧业发展要求,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全面推动畜禽养殖“退户进区”建设,加快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畜牧养殖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是鼓励建设沼气池,实现粪污综合利用。积极引导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沼气池,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用沼气取暖、照明、做饭,剩余的沼液和沼渣作为优质蔬菜、果品生产的优质肥料。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已建30立方以上沼气池82个。今年,已有15处规模化养殖场规划新建100立方以上的沼气池,其中青岛东盛泰奶牛养殖基地新建沼气池容积达1000立方,实行“粪─沼─肥─树”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二是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突出抓了奶牛、生猪、肉鸡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畜禽养殖“退户进区”工程。市委、市政府将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列入对镇(街道)的重要考核内容,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建设标准,年末,由市委督查室统一组织检查验收,市委、市政府统一进行奖惩兑现。今年来,我市计划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0处,目前,已开工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6处。
三是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减少粪污排放。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了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因其具有污物零排放、产品质量好、省工、省水、省料等优点,倍受养殖户欢迎。为加快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生态养猪场建设质量,保证建设一处成功一处,我们多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班,组织有意向的生猪养殖场、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发放了大量技术明白纸、光盘,搞好技术指导。今年来,全市新建生态养猪场16处,建设发酵床面积6400平方米。
同时,结合标准化养殖场(小区)的建设和国家有关畜禽标准化养殖场项目的改造实施,积极引导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发酵池、污水处理池等设施,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四是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贮,2010年,全市青贮玉米秸秆50.01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15万吨。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奶牛的优质饲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减少了秸秆堆放、焚烧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