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丹江口市2006年畜牧业工作汇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07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19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围绕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产业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1、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畜产品质量稳定增长

  到年末,全市生猪存栏23.32万头,同比增长5.95%,生猪出栏23.85万头,同比增长6.9%;牛存栏9.45万头,同比增长6.3%,牛出栏1.84万头,同比增长6.5%;羊存栏4.5万只,同比增长7.5%,头号出栏2.86万只,同比增长11.7%,禽存笼154万只,同比增长18.5%,禽出笼143万只,同比增长15.3%,实现肉类总产2.5万吨,同比增长10%,蛋类总产0.73万吨,同比增长11%,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年人均畜牧业增收60.76元。

  2、认真抓好疫病防控,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了春秋两季的动物计划免疫,猪牛羊禽防疫密度均达到应防疫的100%,免疫证填写规范,免疫档案建立齐全;二是狠抓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建立了重大动物病防控应急预案和物质储备制度,增强了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针对生猪无名高热病和狂犬病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共扑杀犬类140多只,紧急接种犬7000多只。有效地控制了生猪无名高热病和狂犬病在我市流行,保护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

  3、加强动物检疫力度,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按照动物检疫规程要求,严把进场、检疫、出场三关,杜绝漏检行为。全年共检活畜64670头,活禽48710羽,检疫肉类3604吨,查处病害肉15吨,未检肉760头(次),市场检疫率和病畜禽肉处理率均达到100%,确保了“放心肉”工程的实施。

  4、坚持抓畜牧良种工程,不断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

  畜牧业要发展,良种要先行。为此,我市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进一步完成了各品改站的基础设施;同时,通过合理利用产业化资金分别在市种畜场、石鼓镇建规模240头,100头种猪场二个,在习家店小茯苓建20头规模南阳黄牛纯繁基地1个;先后引进肉牛冻精1.23颗(支),实现冻配7000头,生产杂交肉牛11262头,新增养牛收入600万元以上;投产生猪人工授精站16个,人工授精12500头,良种生猪普及率达到70%以上。

  5、大力开展畜牧产业化建设,培植畜牧业优势产业。

  今年来,在市场调研论证上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编制申报了草场植被恢复与保护,国家级秸秆养畜,3000万只肉鸡加工,5万头优质猪生态养殖,肉鸡板块项目,肉牛繁育基地项目等10个项目,目前已审批了国家级秸秆养禽项目,肉鸡板块项目,肉牛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围绕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了小区建设,新建养猪小区4个,养牛小区1个,扩建养猪小区1个,建果园养鸡示范基地5个。为我市畜牧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与基础。

  6、积极建立中介经济合作组织,健全了畜牧业服务体系

  市场中介组织是只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是增强畜牧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继肉牛养殖业协会之后,先后又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和肉鸡养殖合作社。这些中介组织已与武汉双汇集团建议了长期的供货关系,有效解决了养殖户买难、卖难的实际问题。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通过努力,一是投资1.6亿元的江苏雨润集团丹江口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3000万只肉鸡项目落户丹江,今年6月投产见效,二是台湾花果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市新建5万头规模的优质三元猪生态养殖项目已敲定,正组织实施,三是与美国金盾公司签订了10万头肉牛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意向性协议书,招商引资额突破3000万元,这些龙头企业引进为我市畜牧业发展将奠定坚实基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