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我国生猪养殖5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6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9

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

这种专业育肥周期短,仔猪只要4个月就能出栏。所以相对来说,它的市场风险比较小。这些养殖户绝大多数存在于我国粮食主产区,是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结构中的主要力量。

专业母猪养殖模式

专业母猪养殖户是传统养殖模式里比较多的,主要是专业母猪养殖户和专业育肥养殖户。过去由于资金实力受到影响,所以大型的养殖场比较少。专业的母猪养殖的主要优点在于投资相对较少,且回报较快。母猪主要从附近较大的大型规模猪场或种猪场购得,或从自家母猪所繁殖的母猪中挑选,所生产的子猪主要提供给周围的专业育肥猪养殖户。母猪养殖户对专业育肥猪养殖户的依赖性较强,面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虽然每家养殖数量较少,但因养殖户数量较多,所以,这部分养殖户在某种程度上可称得上是“中国生猪生产的发动机”。一旦遇到行情低谷,这部分养殖户的行为可以决定后市行情的波动。

自繁自养(小规模)模式

一般圈养母猪10头以下为小规模养殖户,年出栏量在200头左右,2007年以前,在我国占有量非常大,但从高热病以后,现在这部分占有量很少。从2007年到现在,有一部分是从自繁自养的小规模养殖户里发展过来的,这两年出现的中小规模猪场,他们是吃胖了的散户。而经过2007、2008年两年的高盈利,资金充足了,母猪扩栏了,扩栏的规模不超过100头,所以把他们叫做吃胖的散养户。从经济学角度讲,从种猪到商品肉猪生产,减少中间环节,本身就可带来增值,提高盈利水平,降低风险。但因这种养殖模式需要从种猪养到商品猪,所以,整个生产链条较长,投入较大。因此,受资金实力、环境等因素制约,自繁自养的养猪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在我国,这部分养殖户数量庞大,各地均普遍存在,是我国生猪生产的中坚力量。

自繁自养(中大规模)模式

中大规模养猪场存栏母猪数量在50头以上,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上。中大规模养猪场在资金、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代表着各地较高的养殖水平,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安全的肉食品来源。笔者认为,我国养猪业长期发展的趋势会是自繁自养,然后是多种规模,或是部分地区是大规模。这种企业不仅要求资金实力雄厚,而且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一条龙养殖企业

一条龙的养殖企业就是大量的外投资金,包括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始向养殖企业扩张,拉长产业链,增强市场抵抗力。养猪业上连种植业、饲料加工业下,连屠宰加工、零售业。从产业链开端至末端,实现了大幅增值。因此,有部分养猪场在规模不断扩大后开始拉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发展自己的饲料加工、生猪屠宰,部分甚至做到终端零售。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不仅实现了高产值、高利润,而且还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这种一条龙的养殖企业严格意义上讲不应该称之为养殖企业,而应该称之为食品集团。这些企业不仅是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各地的养殖业,而且还连接着终端消费市场,随时传递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变化,调整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虽然这部分企业并非我国生猪生产的主力,但却对整个养猪业以及以养猪业为核心的主附产业链产生重大的影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