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建立中草药饲料添加模式 减少抗生素负面效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09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99

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和改良剂、防腐剂等在饲料中普遍添加。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产生的耐药性和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已经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忧虑,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用立法形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发达国家,发展天然物饲料添加剂和生态,已是大势所趋。

利用天然物为人和动物进行保健、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药食同源”基础上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科学。利用中草药养殖,既可以改善养殖条件,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养殖业与种植业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绿色经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在养殖业,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与体制上的制约因素,物美价廉的中草药的利用还相当滞后,不仅产品品种和总量很小,且市场处于无序状态。为此建议:

一、建立以中草药为基础的特色生态养殖模式,并纳入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纲要。要积极引导,在政策与经费上予以倾斜,国家应设立专门机构主管制定规划、培养人才、组织科研和宣传普及等有关工作。并在各级饲料工业协会内设立“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会”,开展相关工作。鼓励相关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开发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防疫组方。

二、按照《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通则》等国家标准,确定品种目录与用法剂量等。可以参照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名目,鼓励将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用于饲料添加剂和治疗;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仅用于治疗。

三、对利用天然物中草药改进动物集约养殖方式的成果,组织有关专家,按照使用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估鉴定,确有成效者,应大力宣传与推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