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于新成立的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局来说,是从诞生到蹒跚学步的一年。
成立之初,人们期待着,在改革的大潮中,这个由多个涉农单位整合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将演绎怎样往日的精彩,实现怎样新的跨越?
一年过去了。在这里,我们欣喜地向大家报告,以局长李小丰为"主官"的局领导班子不辱使命,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再创辉煌,连续9年获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优秀奖";
在市政府召开的动物卫生与畜牧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上,《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管理手册》和《区县动物卫生监管人员标准化操作手册》以平谷做法为样本向全市推广,平谷区政府做了典型发言;
兽药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平谷区被列为全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
在全市第一个完成了无公害渔业基地认证材料的申报工作,其认证材料作为样本发到各区县;
行政执法成绩突出,被评为"北京农业法制工作先进单位";
局防疫科获"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
区植保站被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先进单位";
区种子管理站被评为北京市种子管理先进单位;
区农机安全监理所被评为北京市农机监理先进单位;
区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在全市评比中名列第一;
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项目在全市评比中获一等奖;
更令全局干部职工值得骄傲的是,局长李小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临阵受命 披挂出征
2009年8月,平谷区政府所属部门进行机构改革。在对涉农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的区农业局(挂平谷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牌子)应运而生,负责全区的种植、畜牧及动物卫生、农机、水产、农村能源等行业行政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信任和期许中,以李小丰为核心的农业局领导班子临阵受命,披挂出征。然而,改革后的新机构划入了种植、农机、能源等多个行业,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畜牧与动物卫生行业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同时赋予了多个行业行政管理及行政执法职能,这对于李小丰和新老班子成员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考验。
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年轻、富有活力、高素质的领导集体,6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岁,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4人。
面对新起点,新使命,新抉择,局领导班子成员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思路,认真学习行业法律法规,使全局工作在较短时间内走上了正轨。他们身体力行,深入种植、畜牧、农机及能源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农业生产,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的工作态度,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系统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高标准规范农业安全管理工作。围绕140余部农业法律法规,制定各行业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实现农业监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为动植物疫病防控、食用农产品安全、农机安全、能源安全、渔业安全和饲料、兽药及农药等投入品使用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农业部规定存栏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70%以上,去年平谷区存栏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达到91.2%;在农业执法监督上,农业局不仅建立了行政管理、农业生产经营责任主体和监督部门内部三条责任线,而且定期对监管对象进行督查,建立督查笔录,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落实,做到督查管理资料全部归档。
落实工作一杆子扎到底。该局建立了目标管理体系,将全年工作总体目标分解到机关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单位再将工作任务量化、细化到班组、职工,使每名职工都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从而使各项管理措施得以更好地落实,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
细节贯穿工作主线。不论从工作部署,还是抓工作落实,该局处处体现一个"细"字。如动物防疫基础工作从做实每一针免疫、采实每一份血、看实每个环节等细节入手,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在京津风沙园治理、规模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程和项目落实上,规范实施程序,严格工作标准,做到有方案、有部署、有监督指导,实现了工程和项目落地精品率百分百。
严要求强化作风建设。该局围绕职能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强化服务观念,找准服务定位。对直接与服务对象接触的一线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和公开明示(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系统内部财务审计,对派出机构帐务实行局托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