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十一五”禽病发展态势及对我国蛋鸡生产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2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86
核心提示:近二十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禽病危害越来越突显。尤其是发生禽流感以后,广大养鸡户承受着心理上和经济上双重压力,
     近二十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禽病危害越来越突显。尤其是发生禽流感以后,广大养鸡户承受着心理上和经济上双重压力,对养鸡业前途未卜。所以能否有效控制如禽流感 H5N1 等烈性传染病是关系到我国蛋鸡生产能否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一、新的鸡病 / 老病新表现:
  1 、鸡新城疫:在我国目前流行的新城疫优势毒株为基因 Ⅶ 型。目前鸡 新城疫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产蛋高峰前后( 180-350 日龄)和雏鸡阶段( 20-40 日龄)。
  产蛋高峰前后鸡群多为非典型新城疫 ,主要表现为 发病初期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以呼噜为主), 2-3 天后鸡群采食量逐渐下降,产蛋率出现波动,4-5 天后,采食量和产蛋率迅速下降。一般采食量下降为 10-30% ,产蛋率下降幅度为 30% 左右。回升期很长,一般需要 1-2 个月。产蛋下降时,褪色蛋、薄壳蛋增多,产蛋恢复期,小蛋、畸形蛋增多。
  雏鸡( 20-40 日龄)多为典型新城疫 ,主要表现为 发病早期就出现头颈摇摆、震颤、头点地等神经症状,病鸡精神差,死亡快,死亡率高,有时高达 60% 以上,无有效治疗方法。有时用冻干苗紧急接种,死亡更快,死亡率更高。发病的鸡群一般都用过 2-3 次冻干苗的免疫,似乎免疫冻干苗不能有效预防新城疫的发生。用过冻干苗和油剂苗免疫的鸡群,有时也会发生,但相对较轻。近年来 3-10 日龄的肉仔鸡新城疫发病也有增加趋势,母源抗体不能有效阻止通过 呼吸道粘膜 途径感染新城疫的发病。
  防治:鸡新城疫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控制仍然非常困难,尽管进行多次冻干苗和油苗免疫或有高抗体水平,仍不能有效控制鸡新城疫的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饲养环境的污染是主要的。建议新城疫雏鸡免疫程序为: 1-3 日龄:新支灵或 C30-H120 1 羽份气雾或点眼, 7-10 日龄:新支灵或 L-H120 1 羽份气雾或点眼同时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 0.3-0.4 毫升。在污染重的地区产蛋鸡开产前用克隆 -I ( CS2 ) 3 倍量注射同时新支减三联苗 0.5-0.7 毫升注射。 150-160 日龄再用克隆 -I ( CS2 ) 3 倍量注射,以后每 8 周左右克隆 -I ( CS2 ) 3 倍量注射。
  2 、禽流感( AI )
  目前我国主要发生有两个亚型的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和低致病性禽流感( H9N2 )。
  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 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群,产蛋高峰前后多发,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当发生区域性流行时,禽流感高抗体的鸡群( N28 株, RE-1 株)似乎都不能有效抵抗病毒的感染而发病,这一点与实验室攻毒保护试验不一致。在我国禽流感病毒( H5N1 )存在多向变异株与原始株并存现象,但在某一区域有主导优势毒株。由于疫苗的普遍使用,免疫压迫使禽流感病毒变异更快且呈多向性。另外禽流感病毒的宿主越来越广泛,增加病毒重组变异的概率,总之从病毒变异角度上讲,变异是永恒的,疫苗免疫总是被动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的免疫失败,就我个人认为饲养环境污染是主要的,野毒株的变异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只考虑疫苗(无论用什么样疫苗)的免疫而不考虑饲养环境治理,是很难有效控制住禽流感的发生。
  低致病性禽流感( H9N2 ) 在我国首次发生是 1994 年,发生流行的是 1998 年,当时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群,雏鸡、育成鸡不发病; 2001 年以后又引起育成鸡较重的呼吸道症状; 2002 年以后又引起白羽肉仔鸡的发病,多与细菌并发感染,造成较高死亡,要注意的是用 H9N2 的疫苗免疫对控制肉仔鸡 H9N2 禽流感效果极不理想,所以控制肉仔鸡弱毒禽流感主要是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
  表 1 、禽流感与新城疫、传支、传喉、禽霍乱、鼻炎的鉴别诊断
 

症状

禽流感

新城疫

传支

传喉

禽霍乱

鼻炎

宿主

鸡、鸭、鹅

鸡、鹅

鸭、鹅、鸡

易感日龄

产蛋鸡、雏鸭

雏鸡、产蛋鸡

雏鸡

育成、蛋鸡

成禽

育成、蛋鸡

死亡率

产蛋鸡死亡多

雏鸡死亡多

传播速度

呼吸症状

++

(呼噜、咳嗽、伸颈喘、尖叫)

+

(主要是呼噜)

+

+++

(伸颈喘、尖叫、

+

(少见)

+

(甩鼻、咳嗽)

流鼻液

+

+

(少见)

+

(少见)

+++

流眼泪

+

(极少)

+

(少见)

+++

+

肿 脸

++

(部分病鸡肿脸,双侧肿,皮下发紫。)

+++

(肿脸比例高,多为单侧性肿脸,且为浮肿,皮下呈白色或透明状。)

鸡冠和肉垂

+++

(冠发紫、水肿;肉垂肿胀、发紫、出血)

+

(冠紫)

+

(肉垂肿、坏死)

+

(有的病鸡冠和肉垂肿胀)

腿部

++

(干爪、鳞片发紫、出血)

神经症状

++

++

拉稀

黄绿

黄绿

正常/ 肾拉白稀粪

黄白

黄绿

黄绿

气管病变

+++

(充血、出血,有血痰;下端有渗出物栓塞。)

+

(充血为主,有黏液)

+

(黏液)

++

(有血栓或黄色干酪物)

+

(充血)

 

腺胃病变

+++

(腺胃肿、腺胃壁出血、化脓;腺胃乳头化脓性出血,乳头间隙有出血斑。)

++

(腺胃肿,腺胃乳头出血)

+

(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

 

 

肠道病变

+ (出血)

++ (肠道枣核状肿胀出血)

+ (片状出血)

卵巢病变

+++

(卵胞变形、出血;腹腔内有新鲜的卵胞液。)

+

(卵胞变形、出血,萎缩)

(充血)

+

(半煮熟状)

+

(卵胞变形,萎缩)

输卵管病变

+++

(输卵管内有白色分泌物,子宫部水肿)

(后期萎缩)

(萎缩)

(萎缩)

药物治疗

控制并发

控制并发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 : IBD 的免疫失败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国内使用的冻干疫苗似乎都不能有效控制 IBD 的发生,主要原因是 IBD 超强毒在我国普遍存在。有些地方使用中强毒力法氏囊疫苗来控制 IBD 超强毒,效果尚可,但要特别注意中强疫苗毒导致鸡群的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如新城疫、禽流感的免疫失败。
  建议免疫程序: 一般鸡场 10-12 日龄雏鸡用中等毒力弱毒苗(如 B87 )首免, 18-20 日龄二免;污染重的鸡场,可采用中等偏强毒力疫苗免疫,肉仔鸡 10-14 日龄、蛋雏鸡 12-16 日龄免疫一次即可;种鸡还应在 18-20 周龄和 40-42 周龄注射灭活苗免疫,以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
  4
、鸡肾型传支( NIB ) :在我国肾传支流行比较普遍,但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血清型,在该区域效果好的疫苗在另外区域可能效果就不理想。在实际生产中,有时疫苗毒与流行毒株血清型一致,鸡群也可能出现免疫失败,因为肾传支的发病及发病的程度与饲养管理有密切的关系。要注意的是肾传支灭活苗对肾传支防制效果不理想。建议免疫程序为: 1-3 日龄:新支灵或支易灵 1 羽份气雾或点眼, 7-10 日龄:新支灵或支易灵 1 羽份气雾或点眼。
  5 、鸡痘 :鸡痘野毒大多都插有网状内皮增生征( REV )完整基因序列,当小日龄雏鸡( 30 日龄以内)感染鸡痘时, REV 就会增殖,鸡群极易出现腺胃炎,表现雏鸡生长不良、免疫抑制、死淘率增加、腺胃肿大。超过 60 日龄鸡发生鸡痘影响则比较小。秋季是鸡痘高发季节,特别要注意雏鸡的鸡痘防疫。
  6 、鸡髓红细胞白血病 :主要发生产蛋的鸡群,多发于白羽品系。造血器官肿瘤,导致血液凝固不良,在腹部、翅膀等出现小血囊肿,一旦破裂血流不止直至死亡。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案。
  7 、鸡传染性鼻炎: 在蛋鸡饲养密集地区传染性鼻炎发生比较普遍。我国主要流行的鼻炎菌株是 A 型,占 70% ,少数为 C 型。过去认为 B 型为过渡型,不致病,但现在研究看 B 型在我国是存在,且致病性还很强,有很多鸡场发生 B 型鼻炎。要强调的是传染性鼻炎与大肠杆菌、 MG 混感后死亡率较高,要注意与禽流感的区别。
  8 、慢性呼吸道病 :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是我国的国病,除支原体本身造成损失外,更重要的是与其他细菌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如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传支、新城疫等,混合感染的危害非常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并且增加耐药性和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支原体病的控制改变了过去单一采用药物的方法,可以使用支原体活疫苗( F36 )来控制慢性呼吸道病。支原体活疫苗( F36 )有很多优点: ① 支原体活苗( F36 )适用于早期免疫,一般 6-20 日龄滴眼免疫,一次免疫即可, 在野毒感染之前建立良好的免疫力,避免野毒在鸡群中传播。 鸡群发病以后再用活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② 鸡毒支原体活疫苗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可以早期免疫。免疫后,疫苗毒( F36 株)会定植于呼吸道和气囊上,不断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保护呼吸道和气囊粘膜的完整性。
  ③ 支原体活 疫苗毒株( F36 株)免疫后可终生存在于鸡群中,即 终身免疫, 连续用 2 年可替换掉田间野毒。免疫后 5 天内不要应用对鸡支原体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其他时间应用药物可能会暂时性降低疫苗毒株的数量,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9 、产蛋鸡瘁死症 :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产蛋率在 20-60% 期间)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在闷热天气和通风不良时多发。
  鸡群一般在夜间死亡,白天鸡群很好,往往在早晨喂鸡时挑出死鸡,死亡鸡泄殖腔突出,高产鸡较多。鸡群不断出现瘫痪鸡,如发现及时,挑出瘫痪鸡可恢复。
  病死鸡主要表现为卵泡充血;肝脏肿大、瘀血,有出血斑;肺瘀血,心脏扩张,输卵管充血、水肿,输卵管有成形蛋存在,腹部脂肪有出血点,死亡的鸡体膘较好。腺胃软化、溃疡,腺胃壁变薄或穿孔,腺胃乳头流出褐色液体。
  本病应与热应激和禽流感加以区别
  •  热应激主要多发生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死亡集中在下午 2-3 点;
  2 )禽流感主要发生在冬春和秋冬交替季节,多在寒冷、气温变化较大时 节多发。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禽流感病死鸡乳头出血,卵泡变形、破裂,肠道出血,气管出血等病理变化。
  建议防治措施:
  1 )加强通风换气,以缓解热应激。鸡舍应采取纵向通风,减少发病。
  2 )对发病严重的鸡群,晚间 11 点到凌晨 1 点开灯 1-2 次,让鸡喝水,减小血液的粘度,减轻心脏负担,降低死亡率。同时挑出瘫痪在笼内的病鸡,放在阴凉处。
  3 )用抗菌素预防肠炎和输卵管炎:青、链霉素每只鸡各 2 万单位饮水,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每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 500 -1000 克 ,可缓解病情。
  二、疫病的控制策略:
  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养鸡业发展教训告诉我们: 疫病的控制不能仅靠疫苗,而是需要综合性控制措施 。 疫苗只能减少目前的经济损失但永远消灭不了疾病。
  1 、综合性控制措施是指 :
  1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并有具体实施办法( SOP );
  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证鸡群良好体质;
  3 )结合本鸡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免疫程序;
  4 )建立本鸡场免疫检测机构,定期检测免疫状况;
  5 )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果断处理突发事件。
  2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鸡群的健康体系是控制新城疫、禽流感及其他各种疫病的前提。
  从传染病传播三要素中可看出,生物安全体系是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而疫苗的免疫只是消除或减少易感动物。当饲养环境污染严重时疫苗的免疫是不能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如下图)并将出现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

 

  1 )疫苗防不住,出现免疫失败;
  2 )典型变化和非典型变化并存;
  3 )增加病毒变异频率;
  4 )缩短疫苗的有效保护期;
  5 )提高抗体保护的临界线;
  6 )野毒 + 细菌 + 环境因素可导致多因素疾病,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
 

  3 、建立疫情的预警系统:
  建立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周遍地区和国内外疫病流行情况;
 

  建立检测体系(免疫监测、消毒监测、药敏)
 

  建立鸡群日常状况观测体系。
 

  三、疫病发展态势对蛋鸡产业的影响
  我国养鸡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一些经验,但对疫病的控制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目前疫病仍是阻碍我国蛋鸡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老的疫病频繁发生,新的疫病(变异)不断出现,使广大养殖户不知所措,稍有不慎就可能倾家荡产。从行业角度和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来看目前养鸡业都是处于历史的最低谷,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我国养鸡业将处在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到了十字路口,我们应对目前养鸡业状况和疫病控制的理念要进行反思和调整,以建立有效控制烈性传染病的综合性防制方案。要强调的是 制定和执行防制方案的主体 是我们广大养殖同仁,而不是政府,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拯救我们行业、发展我们的蛋鸡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