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集约化(工业化)养殖并非中国救世良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6  浏览次数:137

在中国养殖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不少专家呼吁中国养殖业应该走集约化(工业化)之路,而对中国的庭院散养非常不屑,意欲灭之而后快。其实这是一种相当片面、相当理想化、相当急功近利的做法。全面集约化思想可能更加适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国情。这些畜牧业强国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金钱资本雄厚,科学技术发达,适合发展几千头牛、几万头猪、几十万只鸡的规模化畜牧业。这种大型集约化,我们很难照搬学习。因为中国13亿人口还有7亿多农民,因为中国人均耕地仅仅1亩,因为中国养殖业底子薄技术低规模小。所以从中国自身的国情出发,必须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集约化养殖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至2008年底占畜牧养殖总量的10%左右。集约化养殖应该说为中国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引进国外优良动物品种方面,提升养殖业科学技术水平方面,增加安全食品供给方面等。同时集约化养殖也给中国养殖业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隐患,突出表现在引种造成的外病引入,应激造成的疫情爆发,控病造成的药物滥用,粪污的集中排放和环境污染等等,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相继爆发大规模的动物疫病,如猪的“无名高热病”、“禽流感”、“口蹄疫”,使养殖业遭受重创并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催生了中国畜产业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觉醒。这些愈演愈烈的疫病是从哪里来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行内长期流传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零星分散饲养的落后方式造成了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因为农民素质低下缺乏知识不懂技术,不重视环境卫生,缺乏消毒隔离措施等等。事实却与之恰恰相反,造成疫情泛滥的根源正是被这些专家热衷提及的集约化(工业化)养殖!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中国集约化(工业化)养殖业严重忽视动物福利和生态规律而造成的恶果。畜禽被封闭在笼子里或畜栏内,几乎动身不得。环境充斥各种病原微生物,空气污浊,臭味难耐。牧场主把它们当成是产肉的机器,产蛋的机器,产奶的机器,被动地快速长肉、大量产蛋、产奶。但是畜禽是有生命的动物,并不同于普通工业品。在舍饲笼养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下,它们没有活动的空间,没有新鲜的空气。彻底违背了动物的自然天性,剥夺了动物的福利,危害了动物的健康。它们天天在应急状态下生存,疾病不断,致使免疫器官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整个群体都成了“亚健康”易感病的弱势群体。而大型规模化又把这些弱势群体安排在“集中营”里面,为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大规模爆发创造了条件。

目前中国90%以上的集约化牧场无视动物福利和生态规律,这是中国集约化牧场和发达国家集约化牧场之间最大的区别。中国集约化(工业化)养殖成为不折不扣的“造病温床”而自身也百病缠身,有传染性的,有耐药性的,有应激性的。过去偶发的疫病,现在变成常见病,许多畜禽是多病同发。现在防疫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免疫程序日益复杂。肉食鸡短短的45日龄,在免疫程序中需用五六种疫苗。从出壳的零日龄,尚未开餐就先喷雾消毒用药。“每天喂药每周注苗”是工厂化养殖场的常规工作。

为什么人家的集约化牧场几十年可以健康持续发展而我们不能呢?除了牧场自身原因,中国的大养殖环境恶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散养农民首先是疫病爆发的最大受害者,但也是疫病的快速传播者,他们的开放性养殖环境和脆弱的防疫体系受到惩罚。这是中国养殖业某种程度上的一个死结,集约化牧场负责造病,广大散养户负责传病,生生不息,恶性循环至养殖业陷入不能持续发展的生存危机中。中国发展集约化牧场本身不是错,错在发展方式上,也错在发展方向上。治本的途径是转变饲养方式,推行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真正树立“健康动物为本”的牧场理念。生态养殖以健康动物为本,顺应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降低环境污染,提供安全食品,使养殖业成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行业。

在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养殖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生态养殖不是对集约化和工业化的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生态养殖也不是将集约化(工业化)养殖推倒重来,而是扬长避短地提升。既是对集约化(工业化)畜牧业的颠覆与革命,也是对集约化(工业化)畜牧业的继承和发展。改变的只是养殖理念与养殖模式,将其由工业化转型为生态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