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中国农资打假进入更高层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20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2
    近年来,我国主要农资年销售额达5000亿—8000亿元,农资打假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经过几年来从上到下的努力,中国农资临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执法体系明显加强、打假力度不断加大。
    同时,各级农业部门探索出多种切实可行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有效模式。这使中国的农资打假走进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据有关资料,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的物质费用投入占总投入的60%以上,这些物质费用主要用于购买农资产品。另据农业部门测算,近几年我国主要农资年销售额达5000亿—8000亿元,其中肥料2000亿元、种子300亿元、饲料2700亿元、农药500亿元。农资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农民群众的购买力,直接关系着农民最现实的经济利益。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畅通农资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才能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农资质优价廉,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张延秋日前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消费者维权座谈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农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在执法体系方面,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9个县、159个地市州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部分省县级综合执法覆盖面在90%以上。在质量检测体系方面,农业部门现有国家级和部级质检中心323个。其中,农业投入品类质检机构125个。在农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现有农业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制度20多部,基本覆盖了主要农资品种。
    同时,农资打假力度不断增强。在净化源头方面,实行关口前移,狠抓源头监管,由主要靠“打”、“防”结合,突出“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在市场抽查方面,加大了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并依法将抽查结果予以通报或曝光,取缔了一批违规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格。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正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力地推动了农资打假从案件查处向全程监管的转变。
    近年来,农业部结合春秋季农资购销使用高峰,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据了解,自2005年开始,农业部先后启动了两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开拓创新,探索出多种切实可行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有效模式,其中包括连锁经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协会型、企业直销型、股份合作型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