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城区万年村查获4吨病死猪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1-19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33

创今年同类案之最 执法人员现场发现排骨发绿腐败变质

·不法人员用“胭脂红”给问题肉“美容” 部分制品销往城区个别酒店

本报讯(记者 王英 通讯员 黄兴昌)临近年底,非法加工病死猪肉黑窝点又“抬头”。11月18日下午,根据热心市民的举报信,东山工商分局、市动检站、市商务局联合在宜昌开发区万年村12组查获一病死猪肉加工黑窝点,现场收缴近4吨病死猪肉。

举报

顺藤摸瓜突查黑窝点

14日,市工商局收到一位热心市民寄来的举报信,该市民在信中反映:“在开发区港窑路一独户院内的加工点,从2003年开始加工病死猪肉,病死猪大多来自荆州、枝江、鸦鹊岭。据员工讲,加工好的肉制品有些销往了城区个别酒店,大部分销往上海。今年5月2日,这院内又新开了一家病死猪肉加工点,从晚上11点加工到第二天6点。”在这封举报信上,还清晰地绘有一张“地图”,清楚地标明了黑窝点所在位置。

昨日下午4时许,东山工商分局、市动检站、市商务局执法人员联合行动,根据举报信所标位置,直奔万年村12组。顺着陡峭的山坡,执法人员在一破旧的民房内发现了这处黑窝点。

现场

三个腌池堆满病死猪肉

记者看到,这处民房虽然不大,但却被很清晰地分成了三间,刚到门口就闻到死猪肉的恶臭味,屋内一角堆放着早已腐败变质的猪肉以及已经发绿的排骨。有的肉都已呈土灰色,执法人员分析,这些猪肉有可能是已经病死被掩埋后又重新挖出来的。

在另一间房内,一个大盆内装着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三个腌渍池里塞满了已涂过胭脂红的病死猪肉,经过一番“美容”,这些猪肉的颜色呈现异常的红色。旁边的杆子上挂满了已腌渍、熏好的猪肉。而第三间则是一间熏房,房内还有零星的火苗。

调查

六旬帮工双手被染红

当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这家黑窝点的老板早已溜走,现场只留下一位年近六旬的帮工。这位帮工自称姓但,来到这里仅3天,是负责熏肉的。记者注意到,这位帮工的双手也呈铁锈红色,经过仔细询问,他指着边上的胭脂红表示都是因此造成的。据该房的房主称,这处房屋是由一位约30多岁的韩姓男子租的,已租了一年多。执法人员在现场不仅查获了大量的胭脂红,还有透骨浸膏、烟熏香精、增香剂、火腿粉等添加剂,记者在火腿粉外包装上看到这样一行字:“为提高肉制品出品率而设计的肉制品专用胶,增加弹性及切片性能。”据了解,为使加工出来的肉制品更有看相,不法加工者往往过量添加色素、增香剂等添加剂,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胭脂红不允许添加在肉制品中。

销毁

4吨变质猪肉装了两车

经执法人员清点,现场约有4吨病死猪肉。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这是今年来查获的数量最多的病死猪肉。现场近十位执法人员用了近2个小时装了整整两大车,才将这些病死猪肉拖到必旺再生油料加工厂进行高温销毁处理。执法人员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检查,并将追查肉制品的销售去向。

年关将近,市民又将大量购买肉制品,工商人员提醒市民,在选购腌腊肉制品时,最好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产品认证标志的,并仔细查看肉制品,颜色过于鲜艳的肉制品有可能添加过量色素,若肉色灰暗无光、脂肪发黄、有霉斑、肉松软、无弹性,带有黏液,有酸败味或其它异味,则是变质的或次品。

举报造假 最高奖4万

举报电话:12315、0717-6460315

本报讯(记者 王英)为鼓励群众举报,工商部门将依法对举报违法违规行为有功人员实施奖励,最高奖励可达4万元。

具体奖励标准如下:1、对依法作出罚没处罚的,对

一、

二、

三、四级举报分别按该案入库罚没款(不含加处罚款,下同)的5%以下、3%以下、2%以下和1%以下给予奖励。个案奖励最高不超过4万元。

2、对依法作出罚没处罚以外行政处罚的,分别给予

一、

二、

三、四级举报2000元以下、1500元以下、1000元以下、500元以下的奖励。最低不少于100元。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严格遵守为举报人保密的规定,违者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举报电话:宜昌市工商局:12315、0717-6460315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