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06年农业部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19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8
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2006年,全国农业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据统计,2006年全国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23万人次,检查各类农资企业60万家次,整顿农资市场26.8万多个次,查获假劣农资8.28万吨,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5.03万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106起,捣毁制售假窝点2514个。通过专项治理行动,全国农资市场秩序继续好转,农资消费投诉举报明显下降。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上半年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23.9%。据农业部对近1000户农民问卷调查,农民对当地农资质量和市场满意度同比提高近9个百分点。
  2006年农业部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主要采取了六大措施。
  一是组织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针对春秋农资销售使用高峰季节,农业部组织开展了春季、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组织各地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标签不合格、虚假广告、乱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地保障了春耕、秋冬种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农业部直接挂牌督办了北京施特佳公司制售假劣和冒证生产农药案,河北保定万籽良制售假冒种子案,湖北阳新县鸿发化工有限公司和山西襄汾县科锋化工有限公司无证生产农药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同时,加大了对查处案件的曝光力度。公布了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30起案值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件,各地农业部门也相继曝光了一批大要案件,极大地震慑了不法分子。
  三是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探索新时期“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农业部启动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试点范围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推动放心农资直接进村,从建立农资销售渠道入手,满足农民购买放心农资的需要。
  四是加强农民维权知识宣传培训。农业部在春耕期间组织全国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深入乡镇、村屯,广泛开展以识假辨假、科学使用和依法维权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咨询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共举办现场咨询活动7979次,出动执法和科技咨询人员16.5万人次,发放明白纸和宣传资料3642.4万份,接待咨询群众1578.5万人次,农民识假辨假维权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了“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解决各地投诉举报电话不统一、农民群众投诉举报不方便的问题。开通了《全国农资监管信息网》,内容包括农资打假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识假辨假与维权、投诉举报电话等,已成为农资监管工作的重要平台,以及曝光重大案件、宣传识假辨假知识的重要阵地。开通以来,访问量已达近100万人次,发挥了农资监管信息平台的作用。
  六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2006年各地在农资打假工作中,更加注重部门协调配合,农业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北京市农业局会同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大规模的春季农资打假执法行动。浙江省农业厅与财政厅联合下发《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办法》,对考核优胜单位给予奖励。江苏农业厅与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也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资产品广告管理的通知》,严格规范农资广告制作、审核及投放行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