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盲目扩张,荣县生猪质量令人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0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62

四川省荣县作为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产肉县100强,年出栏生猪90万头以上。可以说,生猪给荣县的农民带来了一条致富之路,也为荣县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条强县之路。荣县的生猪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该县新型食品加工企业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继2010年3月份竞标取得2000吨国家储备猪肉生产指标后,6月30日再次竞标获得900吨国家爱储备猪肉生产指标。

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扩张之路,显示出荣县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生猪产业链发展的完善。但是,最近湖南的金浩茶油被查致癌事件以及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的事件,又一次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猪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其食品质量问题更是牵动每一个消费者的神经。笔者曾看过一则消息。一位养猪专业户,讲述已经很普遍的“现代化”高速养猪法,十几斤的小猪,在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养成200至300斤的成猪。农村的生活经验告诉自己,按照正常的喂养办法,一头小猪长成200斤的成猪,大约需要1年左右时间。这种高速养猪法,如何能突破自然规律,神速地长成成猪呢?

其奥妙就在喂养的饲料中,据了解,很多农户为了减少养猪周期,增加收入,在饲料中添入大量激素、安眠药等药物。甚至为了让猪毛发亮,还会添加化肥尿素颗粒。一些饲料厂为迎合这种需求,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帮助生猪催肥。这些物质经过猪肉摄入到人体内后,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最终可能诱发癌症。

食品安全大于天,因为食品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切生活生产的基础。没有合格的食品,就没有健康的人;没有健康的人,何谈社会和谐、国家强盛?

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和设备,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食品原产料提供者、食品生产加工者、运输者以及监管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平。四川荣县为发展县域经济,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本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但是,在农民安全意思不足,食品安全监管等配套设施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其质量令笔者担忧。如果不加大力度培养养猪户的安全意识,完善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监管的设施,那么规模越大,隐患也越大。

荣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有限,如何合理科学的控制生猪的养殖规模也是值得当地政府考虑的问题。如果一味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在利益的趋势下,注水猪肉、催肥猪肉必然会遍地开花。如何让百姓吃上放心猪肉、绿色猪肉,才是最值得当地政府考虑的。而不是侧重于自己养猪规模达到多大、产业链条多完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