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不仅保护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还保护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为此华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了对防疫工作的领导、落实了防疫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了全年目标考核。
二是建立完善机制。定期对基层防疫队伍和村级防疫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做到规范操作,保证防疫质量。同时加强了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所的业务能力。
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此,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大小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建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四是强化防疫措施。我们继续采取“五强制”措施。即(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切实加强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疫情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控制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五是坚持依法防疫。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对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重点做好畜禽免疫、耳标佩戴和消毒工作。在春秋两防工作中,加强了防疫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对免疫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求其限期整改,确保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畜禽圈舍消毒面达到100%(三个100%)。在常年性免疫工作中,对存栏畜禽中的怀孕畜、仔畜及漏防畜,及时进行补针,从而使动物防疫工作达到了“五不漏”。
六是加强防疫监督。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必须实行强制免疫管理,严格分类进行、逐级控制,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加强了检疫和防疫监管;对运输工具进行了严格消毒,对来路不明的“三证”不全的畜禽进行补检重检,有效防止了疫情发生与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