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无抗饲料对养殖业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0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05

<>当许多中国人还没有完全摆脱“注水肉”的时候,广东和上海等地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400多人“瘦肉精”中毒事件。随后,“垃圾猪、泔水猪、病死猪、多宝鱼、红心蛋”等问题使人“谈肉色变”。人们甚至惊呼:“今后的日子我们还敢吃什么?”

自上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抗生素不仅对畜禽具有防病治病功效,而且对动物生长有很好促进作用。从此,为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抗生素在畜禽饲料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抗生素的残留和菌株的耐药性问题。在应用中人们又发现抗生素在畜禽肉中的残留,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灾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经销商为了扩大市场,分别推出放心肉、排酸肉、绿色肉等说法,市场上现在也同时存在着有机肉和无抗肉。不管它们怎么称呼,要解决肉的安全问题,必须从饲料源头抓起,必须严格控制在饲料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为此,“湖南创新集团”引进“北京晟亚育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抗发酵技术,该技术最大优势在于不增加生猪饲养成本条件下可进行无抗生素饲养、商业化操作,可以大规模推广。

衡阳市是农业大市,粮食和牲猪产量稳居全省第一,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周边养殖情况分析,湘潭、株洲(攸县)、郴洲(桂阳、祁阳)等县市均有规模化养殖户,年饲料消耗量在300万吨以上。目前这些养殖户的饲料来源为普通饲料加工企业。

自2006年年底,“湖南创新集团”加入无抗绿色产业联盟,引进无抗饲料生产技术以来,衡阳市等周边地区的养殖业发生了重大转变。为解决无抗肉的销售问题,我们一方面在衡阳市场加大对无抗肉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逐步认识和接受无抗肉,另一方面我们多次派人到广州、香港等无抗肉消费观念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为无抗猪寻找销路,并先后签定了20万头/年的生猪销售合同,这为无抗肉的稳定发展也奠定了扎实基础。

要保证出栏的生猪真正达到无抗标准,除了饲料里不含任何抗生素以外,生猪生长过程中的全程用药等也要严格控制,这对猪场的环境、规模、消毒、防疫、技术管理水平都有较高要求。普通的散养户是很难达到要求,我们也很难控制。因此只能筛选出一批能达到条件的大型养殖户做为合作伙伴,并签定合同明确责任。首批签定合同的大型猪场有10家,存栏总量达1万多头,年出栏生猪3万头左右。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生物工程技术的发明,在实现产业转化的过程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该技术的转化成本。也就说,经济上是否可行才是成为市场能否接受的主要因素。目前与我们签定合同的10多户猪场除少数猪场因经营管理等原因终止合同外,95%以上的猪场都运作良好,经济效益平均增长20%以上。另外还有200户中大型猪场也向我们提出了合作申请,我们正在进一步考察当中。我们在2007年底又投资400多万元在衡阳市郊兴建了一个万头猪场,本项目实施后,有30万吨无抗饲料生产能力,以“龙头企业+基地带农户”形式走出一条牲猪产业化发展之路。领办绿色牲猪产业化协会,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商品猪回购加工等全方位服务,建立双赢机制。使当地肉猪年出栏数年增加100万头左右,消耗饲料近5万吨。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