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27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1
4.我科学家研制成功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2月22日,科技部、教育部在复旦大学主持了由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成果鉴定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的成功及获得农业部授予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标志着该疫苗制品已达到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质量标准。该疫苗将成为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和可进入工业化生产的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口蹄疫是当今世界列为A类的家畜传染病,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一旦流行,直接经济损失可达上百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因疫情流行会影响畜产品出口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由于近年来世界上已发生多次大暴发,对世界畜牧业发展影响极大。多年来,世界上曾经有口蹄疫病毒流行的国家,至今对防治口蹄疫病毒的最有效措施是大规模接种疫苗免疫,因此研制有效安全的疫苗是防止口蹄疫病毒流行的技术关键。
  现在研制成功的基因工程疫苗的优点是该疫苗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大量培养高致病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不带任何致病因子,是一种安全而高效的疫苗。
  5.我建成世界最大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
  4月13日,我国建成了一个世界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它能高质量保存43个重要濒危的畜禽品种和6种野生动物体细胞共计21417份。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用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的两个技术平台,从而开辟了畜禽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新途径。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介绍,他们建成的这个细胞库,科学、系统、有效。是迄今为止,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式,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供的最为珍贵的“素材”。它是目前国内外畜禽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保存的最大细胞库,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细胞库里的43个重要濒危畜禽品种有:西门塔尔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小尾寒羊、蒙古羊、太行黑山羊、大白猪、长白猪、松花江黑猪、德保矮马、北京油鸡、白耳鸡、狼山鸡、北京鸭等。6种野生动物分别是,狼、貂、蓝狐、雪狐、马鹿和黑翅长脚鹬。研究人员强调,“这些物种能实现全社会的实物共享”。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国外畜禽品种的引进和集约化养殖等原因,导致我国很多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灭绝或濒临灭绝。这意味着进行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基本材料会永远丧失。在全球性抢夺生物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中国科学家理应构建重要濒危畜禽品种群体细胞库,以保存其基因资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