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鸭蛋染“红”带给我们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08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23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还没有淡出人们的脑海,今年用苏丹红喂出来的鸭蛋又粉墨登场了。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河北一些色泽鲜艳的“红心”鸭蛋,居然是用有毒工业染料“苏丹红四号”喂鸭所致,且这些染红鸭蛋竟然正大光明地从北京的超市里流向消费者的餐桌。从上海的“瘦肉精”到北京的“苏丹红”,中国两大都市先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不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监管体系频频出现漏洞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既有立法制度上的漏洞,也有监管部门执行不力的因素。这次苏丹红事件更加暴露出上述问题。
  一是经历去年的苏丹红事件,大家都知道其有毒,也知道苏丹红可能被不法商贩用来加工食品,那么,对于苏丹红的生产、销售为什么没有严格监管?大家都知道,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才是根本。
  二是从养鸭户在鸭饲料里添加神秘“红药”,到产下红心蛋被收购,再到禽蛋制品加工厂经过30多天的腌制加工,最终流向市场、走进超市,在这么长的生产链条中,相关监管机构竟然一无所知,如何解释?
  三是这些产品进入超市销售都提供了当地的检测报告,而超市依据此报告便认定为合格产品。作为最早实行市场准入的城市之一,还出现这样的问题,足见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即使实行了市场准入制,也需要进行不断完善。
  不切实际的消费理念
  在强烈谴责制毒者的同时,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新闻背后,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是谁助长了造假贩假的风气?答案还是应该在消费环节去寻找。
  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国人开始注重健康,猪肉要吃瘦的,越瘦卖价也越高;家禽要吃散养的,越土越高贵。消费者追求健康本身并没有错,但过分追求一种不合自然规律的消费理念,人为造成同种产品却有巨大的利润差别,也就给了不法分子造假的可乘之机;
  其次,许多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在广告宣传上也是花样繁多,不断推陈出新,大量制造卖点。广告说儿童普遍缺锌,市场上马上就有高锌蛋问世;你害怕胆固醇高,别担心,立刻有低蛋固醇蛋开发成功。总之,不管消费者有何种要求,生产厂家永远能找到应对之策,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最后,消费者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科学的基本常识,不能对产品进行客观的鉴别,人云亦云,往往也是导致上当受骗的一个因素。
  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这次染“红”事件中,那部分生产有毒鸭蛋的养殖户无疑既是可悲又是可怜的一族,他们中间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神秘的“红药”是苏丹红,分析他们的动机无非就是加了红药,鸭蛋黄就变红,就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就这么简单。可现在,生产的鸭蛋已经被封存,损失自不必说,恐怕以后还要面临二次择业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告戒养殖户,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靠科学的饲养技术来提高养殖效益,切莫幻想依靠什么歪门邪道来发家致富;同时,对一些江湖骗术也应该增强鉴别能力,若有疑惑,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
  现在,全国各地对“染红”鸭蛋的追剿如火如荼,这是必须做的,但一定要掌握个度,防止无根据地扩大化,毕竟对一个行业来说,稳定高于一切。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红心的鸭蛋,并不一定全是喂“苏丹红”造成的,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饲料中的叶黄素等的水平来促进蛋黄色泽的改变,这样生产的“红心”鸭蛋绝对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