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政策助推规模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27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5

面对生猪价格波动,养殖大户对政府宏观调控寄予了更多期待—— 多位生猪养殖大户向记者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生猪养殖业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健康的持续性的政策环境。面对多变的市场风云,养殖大户在探索修炼内功以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希望政策能在扶持规模化养殖方面更贴近市场、贴近农户。

合肥市富农牧业有限公司吴波

我感觉是目前生猪存栏量较高,市场供大于求而导致了价格一直低迷。鉴于这种现状,我认为政策调控应该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生猪养殖的政策补贴应该集中在规模企业上,鼓励做大做强。目前的生猪养殖补贴并没有向规模养猪场倾斜,有些出栏量只有几十头的养猪场也能得到补贴,而这些规模偏小的经营个体抗风险的能力明显不强。

其二,猪肉价格调控政策应与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相协调,在稳定猪肉价格的同时,也要想办法稳定生猪价格;应该考虑适当控制屠宰环节中的利润,否则会严重挫伤养殖企业的积极性。

其三,应该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的金融政策扶持。像我的企业尚有五六十万元的银行贷款,倘若政府推行贷款贴息政策,将大大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存风险。

合肥市裕民畜禽水产养殖公司庄学全

目前的市场行情对生猪养殖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是产业发展规律使然,一些规模小、生猪品种不好的企业,可能就在这一轮竞争中遭遇淘汰,而年出栏量在万头以上的规模企业都在奋力挣扎,等待行情好转。

就个人体会而言,我认为政策调控应该建立在对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政策也要有个提前量。比如这次的冻肉收储政策,如果略为提前个把月,可能养殖户的受损程度更小一些。其次,政府对生猪养殖补贴对象的审核应该更加严格,应着力扶持那些上规模的养殖户,以推动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良性发展。

要真正帮助生猪价格走出周而复始的涨跌怪圈,政策需要搭建一个有助于养殖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病疫风险的生态环境。目前的养殖场建得非常多,但碰到行情低谷撤得也快,而这恰恰暴露了支持行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缺位。

合肥万顺畜禽养殖公司万发刚

对于政府的调控政策,我有一点想法要补充。那就是,调控政策应该综合饲料供应、猪肉价格行情等多种因素,以维护生猪生产、猪肉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这无论对养殖户还是消费者,都是有益的。像我目前担心的就是,尽管启动了冻肉收储,能暂时缓解生猪价格低迷的局面,但是长远来看饲料价格及其他养殖成本会上涨,这又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生猪价格波动。政策调控能否织就一张综合各种因素、关联度较强的保障网,这才是关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