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肉蛋奶抗生素残留、问题氧、染色豆、地沟油、毒餐盒、问题碗筷,这些来自嘴边的危险将人们的眼光再一次聚集到食品安全问题上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直接拷问着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职责。
肉蛋奶抗生素残留
记者连日来在陕西调查发现,出于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的需要,养殖户存在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由此形成了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人类健康,也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之所以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缘自治疗疾病、养殖水平较低和饲料添加三大原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指出,随着我国畜禽饲养集约化水平提高、活体流通增加,疾病预防尤显重要。面对比市场风险更为严峻的疾病风险,一些养殖户不得不为畜禽“下猛药”。
记者从畜牧兽医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养殖业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合理防疫、用药的方法,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问题突出。加上一些养殖户不能严格执行休药期,易造成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
据多位基层兽医介绍,一些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另一原因。
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养殖成本,但若出于预防和促进生长目的,对动物中长期使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将会加速耐药细菌出现。
“有抗食品”还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受访专家指出,一些抗生素蓄积在食品动物组织中,这些残留药物以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在体内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
受访基层干部建议,我国应探索立法禁止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使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技术的相关培训,推广规范处方用药制度,通过开发出更多绿色、安全的动物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确保养殖者利益。
“工业氧医用”
今年1月 18 日,有患者家属向湖南省郴州市药监局举报:郴州市儿童医院使用工业氧冒充医用氧。随后,郴州市药监局查明该院自2009年1月开始购进工业氧10000余瓶,非法所得超过30万元。
然而,在被郴州市药监局调查期间,郴州市儿童医院仍继续购进工业氧。 2010年4月2 日上午,郴州市药监局执法人员查证 2010年2月和 3月,郴州市儿童医院共从郴州市工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购进工业氧4919瓶。
有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工业氧是用于工业生产及产品加工的气体,工业氧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极为有害的杂质,一旦病人吸入过量,会发生呛咳、结痂等现象,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病症,严重者极易造成病人吸氧量不足而出现生命危险。
记者采访得知,用工业氧代替医用氧,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医用氧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也不断被媒体曝光。
“主要是暴利使然。”一位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工业氧比医用氧的生产成本明显要低很多,二者的差价最高可达3倍之多,“如今只要稍微有一定规模的医院,每天的用氧量都很大,这其中巨大的利润差额,对于那些因利欲熏心而突破良知和法律底线的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
“相关的制度标准不够严格,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是医用氧问题频出的一个制度性原因。”湖南省一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认为。
这位医生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把强制实施医用氧GMP 认证提上日程,尽快划出更为具体的认证时间表,以从根本上确保与提高医用氧的质量。
市民食用韭菜中毒
4月1 日开始,青岛市的部分医院就陆续接到一些食用韭菜后中毒的市民,他们都是食用韭菜后出现头疼、恶心、腹泻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之后,青岛市工商局调查发现这些“毒韭菜” 销售渠道全部是在早市、夜市上。截至4月9日,青岛市工商局已销毁1930 公斤问题韭菜,并全部禁止韭菜进入销售市场。
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当前,受季节变换以及气温升高影响,蔬菜病虫害进入到了多发期,菜农用药频率和用药量逐渐加大,尤其是叶菜类的蔬菜,包括菠菜、韭菜、香菜等,更容易出现农药超标现象。
“染色豆”再敲警钟
用水、化学制剂和颜料,就能将干雪豆染成“ 豌豆” ,将干黄豆染成“青豆”。这是湖南省衡阳市等地一些地下“黑作坊”的生财“秘方”。日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查获并销毁了一批700 余公斤的“染色青豆”。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人们对“染色豆”危害健康的广泛担忧。
在一些“问题豆”制作现场,肮脏的场景触目惊心:大缸内水面泛着泡沫,浸泡着发绿的“豌豆、青豆”,果绿染色剂塑胶瓶及焦亚硫酸钠塑料袋散落一地;麻袋捆装的各式干雪豆、黄豆堆积如山。执法人员还发现,木耳也在污水缸内浸泡,闻起来有一股碱性气味。
涉嫌制造“青豆”的彭某等人供认,他所谓的加工工艺,就是使用水、“果绿”和焦亚硫酸钠,将干雪豆染成“豌豆”;将干黄豆染成“青豆”。这种“染色豆”被其售卖至城区附近的学校及单位、农贸市场等。每天销量达 1000 公斤。
据了解,焦亚硫酸钠又称二硫五氧酸钠、重硫氧,主要用作漂白剂、防腐剂。如果摄入过量,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破坏 B 族维生素,引起腹泻,严重时会毒害肝、肾脏。而“果绿”是国家明令禁止在农产品中添加的着色剂,食用过量致癌。
地沟油每吨可卖上万元
加工者把白花花的泔水一勺一勺舀入热锅中,泔水逐渐解析出大量颜色浑浊、漂着白沫的油,把油捞出盛入油桶,地沟油便完成了从“泔水”到“食用油”的“华丽转身”。
地沟油从餐桌来,又回流入餐桌,被笑侃为“循环经济”,而这背后,是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
“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供人食用会造成慢性疾病甚至癌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位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业内人士吴先生说,一吨地沟油的成本大概在 2000元,如按规定可作为化学原料出售即卖到每吨 3000元,但如违法加工成色拉油、火锅油等,每吨可卖到1万至2万元。
业内人士说,“权限交错,各管一摊”的现状是无法掩饰的城市管理尴尬。地沟油变身食用油的过程中,泔水收集阶段应该归城管部门查处,将泔水拉回去提炼加工阶段又该归工商部门查处,加工成地沟油之后,就应该归食品安全部门查处。
同时,地沟油遭遇“ 界定难”,也让很多不法使用地沟油的餐饮企业逍遥法外。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食品化工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即使鉴定出油有问题,也无法界定油就是地沟油,给处罚带来了难度。有专家也曾对媒体称,从专业角度讲,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检测出所有的地沟油,勾兑油的检测难度更像“哥德巴赫猜想”。
餐馆餐盒含有害物质
碳酸钙、铅、铬等重金属工业石蜡,还有苯,像这些物质都是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物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您可以一股脑地把它们都吃到肚子里面去呢?答案是我们谁都免不了使用的不合格的一次性的餐具。
董金狮是北京环保组织、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负责人,日前他所在的机构和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北京目前市面上一次性餐盒的合格率还不到一半。更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利益驱使,北京大多数餐馆给顾客免费打包所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都属于伪劣餐盒。
这些塑料餐盒价格低廉,每支造价仅四分钱,主要使用了废塑料、工业碳酸钙、滑石粉、工业石蜡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有的企业为了掩盖废塑料杂质,还加入荧光增白剂,以及有毒材料,而现在原材料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可以称作是一个微型的毒品加工厂。
根据董金狮的调查,现在在市场上这些不合格的,对人体有损害、有危害的这些餐盒,全国多年来已使用了150亿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