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达州市继续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实现了生猪生产总量上的开门红,今年1-3月,全市生猪出栏189.7万头,存栏509.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65%、4.06%、4.86%。
但是,受供求关系、低温干旱、疫情影响、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成本高、消费处于低谷等因素的影响,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2月以来持续走低,已连续6周进入红色预警线,养殖效益受到挤压,农民牧业增收难度增大。目前,全市肥猪收购价平均为8.8元/kg,猪粮比价为4.5:1,养猪规模户头平亏损200元—300元,出现了部分规模户弃养现象。全市平均每公斤仔猪、活猪、猪肉价格分别为12.6元、8.8元和16.7元,比去年同期低5.56元、2.24元和2.96元,下跌30.6%、20.3%和15.1%;比今年初低1.09元、1.99元和3.01元,下跌7.9%、18.4%和15.3%。
面对困境,全市畜牧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生猪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养殖户的利益。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市畜牧部门大力推进畜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争取到中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资金1800万,67个年出栏在5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将按照“布局合理化、建设规范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的要求进行改建。二是发展养殖小区。全市畜牧部门大力推广小户连片、小区联户、大场大户带动等三种养殖小区建设模式,严格实行“六统一”,把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紧密结合。积极培育专合组织,注重产销衔接,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稳定生猪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规划建设养殖小区394个,全年确保实现550个。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当前,全市畜牧部门重点开展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4月10前全面完成春防工作任务,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高密度和免疫高质量,确保全市清静无疫。四是指导养殖户及时调整生猪生产结构,保持合理比例,提高能繁母猪的生产水平,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五是搞好生猪监测。畜牧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价格,建议政府组织物价、商务、畜牧等部门及时会商生猪市场调控工作,加强数据分析和统计报告,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适时启动调控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