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鸡东县惠农政策带来“三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3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83

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村带来三个变化,让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一变:种地不用缴税。2001年开始农业方面的税费改革,农业税费从每人每年220元下降到每人每年40多元;2004年全部免除农业税,并对每人每年进行惠农政策补贴500多元,农民们不但不用缴税,还可以拿到补贴,国家优惠政策落实到人,使农民不再为种地交费而发愁。解除了后顾之忧的青壮年男子纷纷外出打工,增收的渠道广了,农民的钱袋子鼓了。

二变:上学不用交费。该县至上而下伸出援助之手支援教育,仅2009年接受社会捐资助学近3万元,使中小学学生的辍学率逐年降低。下拨专项资金225.3万元,其中地方匹配经费2.8万元,受益学生2.6万人。为11个乡(镇)、24所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2.66万名在校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3418名住校生补助寄宿等费用。

三变:看病不怕住院。2009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大病救治共55605人次、1197.13万元,财政投入1008.83万元。其中:县投75.13万元。全县11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达95%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有病不敢去医院的问题。农民不再因“小病扛一扛、大病吃点药”而贻误治病时机。

鸡东县农委主任张云清望着农民喜悦的面孔,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为更好地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实现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2010年,该县还要实施四项工程:实施粮食产能工程,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升级。为实现粮食总产11亿斤目标,要强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组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园区5个、乡镇科技示范区11个、村级示范田123个,争取国家和省级水稻、玉米、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3万亩,辐射面积达45万亩。

实施畜牧水产养殖工程,在过腹增值上升级。以生猪产业为重点,加快标准化生态型养猪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规模。以鸡东琴海牧业公司为龙头,加快畜牧业小区建设,以永和、向阳、平阳、下亮子为重点,建设肉牛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全县肉牛、生猪、羊、禽饲养量要分别达到12.5万头、60万头、15.4万只、470万只,畜产值达9.3亿元。

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在综合能力上升级。重点抓好大型灌区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处,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1.33万亩。

实施公路村屯绿化工程,在文明村建设上升级。开展以公路、村屯、河道绿化,荒山、荒地造林为重点的绿化造林工作,高村准、高质量完成三北防护林2万亩,绿化村屯51个,绿化道路146.8公里,义务植树52万株。同时还要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转移农村农动力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